男性非激素避孕药,安全且可逆,即将开展临床试验
对于女性来说,有很多避孕/节育选择,从避孕药到避孕贴片再到宫内节育器等,部分原因是女性承担了避孕/节育的任务。而对于男性来说,可选择的避孕/节育选择就少了很多,目前,男性只有两种有效的避孕/节育选择:避孕套和输精管结扎术。然而,避孕套是一次性的,而且容易失效。而输精管结扎术,虽然有时候可以逆转,但逆转手术费昂贵且不一定能成
一种新型非激素避孕方法:阻断精液液化过程,使精子失去自由...
在全球范围内,每天都有大量女性意外怀孕,这一比例高达48%,而毫无准备的意外怀孕往往也是悲剧的开始。因此,为了保护生命和女性生殖健康,没有准备孕育生命的性行为,特别是在像今天这种特殊的日子里,应该做好避孕措施。非处方避孕用具(如避孕套或杀精剂)如今已非常容易获取。然而,这种方式却令人担忧,因为避孕失败率可能高达13%-21%。像宫内节
JAMA:儿童脑瘤别怪避孕药!丹麦118万儿童研究显示,母亲服用激素类避孕药与后代患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风险无关丨
性激素,也是一种致癌物。既往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发现,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增加更年期女性的乳腺癌风险;而单独服用雌激素,也会增加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此外,也有研究显示,母亲围孕期服用激素类避孕药,儿童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风险能增加近3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仅次于儿童白血病的最常见、也最致命的儿童肿瘤。全球范围内,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Nature:新发现为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和开发新一代非激素避孕药奠定基础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Nicolas Rivron博士和他的团队利用类囊胚(blastoids,早期人类胚胎的细胞模型),发现了有潜力作为避孕药或生育力增强剂的候选分子。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2月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Science子刊:避孕抗体来了!精子捕获率超99%
传统的避孕方式有物理屏障、激素药物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尤其是激素药物会有抑郁、恶心、偏头痛等副作用。鉴于几乎所有避孕方式的核心都是阻止精卵的结合,那如果将精子视为干扰正常机体功能的外来入侵者,是不是可以通过捕捉精子抗原来进行避孕方法的开发?其实精子抗体的概念已经不是首次被提出了,此前已有研究发现某些女性的身体会自然产生精子抗体,从而
Science子刊:使用经过改造的IgG抗体捕获人类精子,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女性避孕选择
2021年8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德克萨斯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制造出的一种抗体在捕获人类精子方面的有效性为99.9%。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8月11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ngineering sperm-bin
Myovant/辉瑞relugolix复方片进入3期临床:用于高危女性人群避孕!
2020年12月,辉瑞与Myovant签署42亿美元协议,开发relugolix,该药在治疗前列腺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Nat Comm/闫威/唐运革联合研发出一种新型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
避孕节育是人类繁衍永恒的话题,安全、有效、可逆的避孕方法是避免意外妊娠,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发展、国民健康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需求。非意愿性妊娠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任然居高不下。例如,全球每年约有8500万例非意愿性妊娠,中国占960万例,其中约一半是以人工流产为结局 [1]。多次反复人工流产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与身心健康,已
中美科学家或有望利用中药雷公藤提取物雷公藤内酯酮开发出新型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
2021年3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目前所有可用的避孕方法中,口服避孕药依然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然而,避孕药仅对女性有效,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努力,目前科学家们并未成功开发出一款针对男性的非激素类避孕药;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未能取得重大进展的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并未完全理解男性精子的发生以及精子的生物学特性;比如,很多人认为男性避孕药应将精子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