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中科院朱冰团队发现表观遗传系统选择性保护常染色质区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团队在野生型粟酒裂殖酵母菌株中,异染色质区中的突变率要高于常染色质区(euchromatin),但是这种不一致性在存在错配修复缺陷的粟酒裂殖酵母菌株中减弱了。这表明细胞内的错配修复机制偏好地保护常染色质区中的基因保真度。
陈沛然——东华大学——立体选择性合成手性合成砌块的方法学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法的研究。
立体选择性合成手性合成砌块的方法学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法的研究。
首个高选择性、低极性磷酸酶抑制剂
这周诺华同时在《自然》和《药物化学杂志》发表了他们SHP2抑制剂工作。SHP2是个非常重要的磷酸酶,在很多生物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包括肿瘤生长和PD-1信号通路。
在体内选择性扩增经过基因修饰的肝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证实经基因修饰后对一种有毒药物产生抵抗力的肝细胞能够在活的小鼠体内选择性增殖,从而高达1000倍地增加转基因表达。这种新方法也可能用于骨髓、肠道、皮肤或肾脏组织中。
Nature:靶向攻击p53和c-MYC可选择性清除白血病干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命弱点,并且发现在小鼠体内成功地靶向攻击这种弱点和根除这种疾病的药物。
一致性评价中参比药物的选择
相比原研创新药的研制成功往往需要10余年的时间和动辄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言,仿制药(通用名药)企业由于可以引用原研药申请中已经得到证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只需证明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有效成分、剂型、药效
Nature:选择性交配有利生物多样性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的新理论模型认为,选择性交配本身能促进那些拥有相同生态环境适应性以及可杂交物种的长期共存。这类物种包括蛙类、蟋蟀类、蚱蜢类和鱼类等。相关研究论文4月1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PNAS:选择性清除AML干细胞的潜在新药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可选择性清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干细胞的潜在药物,从而为改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预后指出了一条有前景的治疗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19日的《美国科学院》(PNAS)上。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陈竺(Zhu Chen)院士、王侃侃(Kan-Kan Wang)研究员和张济(Ji Zhang)研究员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JBC:俞强等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抗肿瘤策略研究获进展
诱导细胞凋亡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策略。然而如何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对肿瘤研究者来说一直都是一项挑战。上海药物研究所俞强课题组与龙亚秋课题组合作,于3月29日报道了一个可以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全新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NPP,并对其选择性抗肿瘤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含丙炔酸酯结构的NPP可以在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过程中产生活性氧ROS。
Nat Struc & Mol Biol:选择性控制蛋白质的修饰或为癌症提供新型疗法
2013年3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蛋白质的活性是被严格调控的,不正确或者较少的蛋白质调控都会引发癌症以及慢性炎症的发生。近日,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酶类,其可以调节许多医学上相关蛋白质的活性,这项研究发现或许使得这些蛋白质可以被很好地控制用来开发一些治疗新型的癌症、炎症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