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植物病原菌重新利用噬菌体衍生成分选择性杀死竞争细菌
复合种群(metapopulation)中存在有限的tailocin单倍型,这可能反映了有限的抗性机制。这项新研究的发现为确定tailocin对不同菌株的特异性以及确定这种特异性的机制提供了路线图。
2024-06-28
Sci Adv丨吴允昆/郑清炳等解析不同噬菌体蛋白调节细菌DSR2抗噬菌体防御系统NADase活性的机制
本研究基于多结构与功能比较分析,破译了DSR2组装、TTP介导DSR2激活及DSAD1介导DSR2抑制的详细分子机制,提出了DSR2 NADase活性调控的模型。
2024-08-06
多项研究:自然短睡者拥有特殊的基因突变,睡眠效率高,睡得少但记忆力不受影响
睡得少但依旧精神好、记忆好,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就好像高效地完成了「睡觉」这件在我们一生中耗时很长的事情。下面三篇文献就为我们揭开了短睡眠背后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基因的力量。
2025-02-25
这个基因说了算!Nature:一夫一妻制小鼠进化出新的肾上腺细胞类型,将孕酮转化为20α-羟基孕酮
该文进一步揭示了基因与行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并且我们也期待在未来,这些成果能够为理解及改善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的亲子关系指引方向,让亲子关系的纽带更加紧密。
2024-12-17
Gut Microbes:肠道细菌产生的IPA分子有望抗击流感病毒感染
IPA是肠道细菌代谢色氨酸时产生的,其中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存在于大豆、小麦、玉米、大麦、黑麦、燕麦和葵花籽等全谷物以及鱼、牛肉、猪肉、家禽和奶制品等动物产品中。
2024-06-09
研究发现:好朋友之间的基因相似度达到了四代以内远亲的程度!并且彼此会共享10%的肠道微生物
这两项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友情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层次机制。
2024-12-02
Transl Psychiatry揭示:OSA患者的昼夜节律基因表达失调与其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本研究揭示了OSA患者昼夜节律基因失调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特别是PER1基因表达可能是抑郁症预测的重要指标。
2024-10-16
Nat Rev Mol Cell Bio:刘光慧撰写衰老相关染色质与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特邀综述
文章系统阐述了异染色质丢失、端粒磨损和DNA损伤如何通过引发基因组不稳定性、天然免疫和炎症反应,促进细胞衰老,进而驱动组织、器官与个体衰老,并导致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
2024-10-10
Cell丨李伟/周琪合作团队开发逆转座子基因工程新技术,实现全RNA介导的基因精准写入
该研究基于自然界存在的R2逆转座系统,结合数据分析和工程化改造方法,成功开发了全RNA介导的、高效精准的基因写入技术,首次在多种人和小鼠细胞系及原代细胞中实现了功能基因的定点整合。
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