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满城风雨的韩春雨NgAgo基因编辑技术或许真的有效
2019年4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想必大家对国内的韩春雨团队的NgAgo基因编辑事件印象深刻吧。这个事件基本上宣判了NgAgo基因编辑系统的死刑。然而,近期的一个新闻报道指出NgAgo基因编辑系统真地存在,而且在可持续生产、疾病治疗和作物培育方面具有应用价值。有网友将这个报道形容为“翻案了”。至于是不是真地翻案,按下不表,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NgAgo基因编辑事件的来龙去脉。2018年
科学家呼吁支持基因编辑育种技术保证粮食安全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基因编辑等新植物育种技术能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是全球消除饥饿和贫困战役的强大补充力量,国际社会应为负责任地利用这些新技术建立监管框架和支持机制。就职于比利时、巴基斯坦、德国、沙特和菲律宾高校或科研机构的7名科学家联合发表文章称,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发展已使通过改变植物内源基因对作物进行改良成为现实。例如基因诱变育种技术就是在不插
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生殖研究领域或是“不负责任”的
2019年4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专家们表示,对于科学家们而言,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生殖的目的或许是不负责任的,但WHO却并没有呼吁禁止该项行为。此外专家们还胡须联合国卫生机构应该建立一个科学家们从事基因编辑工作的数据库,该建议已于近日宣布,旨在研究/应对基因编辑相关的科学、伦理、社会和法律方面的挑战。图片来源:Mark Schiefelbein
结合基因编辑技术的细菌疗法亮相,新锐A轮融资5000万美元
近日,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SNIPR Biome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目前,这家新锐公司处于早期临床研发阶段,此次融资将用于加速其基于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平台的创新药进入临床。肠道共生着超过人体细胞数量十倍的微生物种群,微生物群体和肠道建立了复杂完善的免疫应答和相互影响机制。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都集中在肠道,由肠道制造,并用
New Phytologist:基于CRISPR技术可以标记多物种的基因组
2019年3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2012年提出其机制以来,CRISPR / Cas9系统一直在科学界引起涟漪。许多科学家已经发现了Cas9蛋白的剪刀样特性的不同应用。最近,来自莱布尼茨植物遗传和作物植物研究所(IPK Gatersleben)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找到了一种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利用RNA /蛋白质复合物的方法。除了传统的原位杂交外,新的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 - 原位标
盘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10大"不寻常"应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CRISPR频频被新闻报道,这是有原因的。这种工具使基因编辑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和更快速,CRISPR在治疗疾病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潜力,这项技术已经加速用于对各种人类疾病潜在原因的研究。此外,该技术已经开始了临床试验,将基因编辑工具本身用于治疗癌症、失明和艾滋病等疾病。它CRISPR的医学应用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中国学者——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
一种新技术有望追踪癌症基因的活性变化
2019年3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MYC是一种潜在的癌症基因,其几乎与所有癌症发病都存在关联,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如何诱发肿瘤产生,由于MYC在多种肿瘤中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仅仅MYC似乎并不会诱发肿瘤产生,近日在巴尔的摩举办的第63届美国生物物理学会年会上,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就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即利用一种新型工具来追踪单一细胞中的MYC和其活性。图片来
转基因“虾红大米”在中国研制成功
虾青素(又称虾红素)是一种红色的酮类胡萝卜素。天然的虾青素是世界上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能够维持机体平衡和减少衰老细胞的堆积。然而,虾青素在大多数高等植物中无法产生,只在一些藻类和酵母产生。因此在平时的膳食中,人们获取抗氧化性较强的虾青素的途径非常少。华南农业大学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虾青素与常见的粮食作物水稻相结合,研制出了富含虾青素的“虾红大米”。该成果于2018年11月发表在期刊《
CAR-T相关的基因工程技术一览
毫无疑问,CAR-T细胞的生产过程基于一定的基因工程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有病毒和非病毒的基因工程技术大显身手。下表就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归纳整理:接下来就对相关技术的代表性公司进行简单介绍:去年12月7日,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的抗人BCMA T细胞注射液《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CXSL1800063 用于治疗BCMA阳性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一文读懂分子诊断技术、PCR技术、基因测序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是指以DNA和RNA为诊断材料,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达异常,从而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检测DNA或RNA的结构是否变化、量的多少及表达功能是否异常,以确定受检者有无基因水平的异常变化,对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俗简单的讲所有基于分子生物学水平的方法学技术都属于分子诊断技术,比如PCR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