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Life:研究发现破坏MYC与HCF-1的互作可消融肿瘤

  MYC癌蛋白是大多数人类癌症的主要驱动力,每年造成近三分之一癌症相关的死亡。其能够同时充当转录激活因子和阻遏因子,通过与其他辅助因子互作结合,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质合成与代谢,基因组稳定性和血管生成。由于当前的治疗和研究手段中难以靶标MYC,因此抑制其他蛋白质与MYC的互相作用被认为是当前新的抗癌疗法发展的方向。近日,来自美国范德

2021-02-04

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荣获“2020全球5G应用大赛”优秀产品奖

12月22日晚,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发改委主办的“2020全球5G应用大赛”颁奖礼在深圳湾体育中心举行,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副市长艾学峰分别为获奖代表颁奖。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进入决赛并荣获5G应用优秀产品奖,华大智造云影总经理伍利代表领奖。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因其创新性及应用性,兼备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问题的优势,展现了面向5G

2020-12-24

雅培一次性使用磁电定位压力监测消融导管强势亮相进博会,开启精准治疗新篇章

 2020年11月7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雅培心脏电生理领域代表全球前沿科技的新一代一次性使用磁电定位压力监测消融导管*(以下简称:TactiCath SE消融导管)进行了中国首秀。雅培心脏电生理及心衰业务中国区总经理陈澜,雅培心脏电生理及心衰业务市场总监董佳霖,以及众多国内心脏电生理领域的专家——宁波市第一医院储慧民教授、卫生部北京

2020-11-07

T2DM创新微创消融将开展大型试验

 随着病程的进展,有相当一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而胰岛素对患者自我管理的挑战并不小,而且可能伴随体重增加和低血糖事件的风险。随着新疗法的迭代,“摆脱”胰岛素或许值得期待。2020年欧洲消化疾病周(UEG Week)线上会议的一项研究就带来了这样的希望,一种内窥镜疗法让7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6个月后都实现了停用胰岛素,

2020-10-20

PNAS:利用超声波轰炸癌细胞

 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TaliIlovitsh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经过了两年多的研究,开发出一种将基因导入乳腺癌细胞的无创技术平台。该技术将超声与靶向肿瘤的微泡结合在一起。一旦超声波被激活,微泡就会像智能的目标弹头一样爆炸,在癌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小孔,从而使基因传递

2020-10-17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还具有抗炎作用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变性和炎性疾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彻底改变了其固有的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近日,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Represents an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Via R

2020-10-05

远程超声机器人超声技术研讨会,院企携手并肩共促超声创新发展

 2020年9月5日,由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超声医学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办,华大智造云影协办的《超声创新技术研讨会-远程超声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在上海十院顺利举办。上海十院王威琪院士、上海医学会超声分会主委、华大集团副总裁杨爽等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王威琪院士表示,远程超声机器人通过我们专家的操作

2020-09-07

PNAS:利用超声波杀伤癌细胞

由Ilovitsh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Tel Aviv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了将基因传递到乳腺癌细胞中的非侵入性技术平台。该技术将超声与靶向肿瘤的微泡结合在一起。一旦激活了超声波,微泡就会像聪明的目标弹头一样爆炸,在癌细胞的膜上形成孔,从而实现基因传递。这项研究历时两年,近日发表在《PNAS》杂志上。

2020-06-26

J Neuro-Oncol:聚焦超声有望治疗最致命的脑瘤

2020年6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首创的聚焦超声的创新应用,显示出对抗恶性胶质瘤的希望,这是最致命的脑瘤,这种方法也可能被证明对其他难以治疗的癌症有效。这项技术先用一种药物打击癌细胞,这种药物能使癌细胞对声波敏感,然后用聚焦超声波轰击它们。声波在癌细胞内部制造微小气泡,导致癌细胞死亡。这项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研究人员正在实验

2020-06-29

Nature子刊突破:“DNA折纸”来确定疫苗设计规则,纳米疫苗有望治疗COVID-19等多种疾病!

2020年7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通过将DNA折叠成类似病毒的结构,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类似HIV的颗粒,这种颗粒可以激发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生长的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这些颗粒可能最终被用作HIV疫苗。这些DNA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与病毒非常相似,表面覆盖着HIV蛋白或抗原,它们以精确的方式排列,以激发强烈的免疫反应。研究人员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