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p53信号新型正调控因子
来自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Polycomb group(PcG)蛋白PHF1的一个新功能,证实其参与调控了p53介导的细胞生长阻滞和凋亡,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4日的《生物化学期刊》(JBC)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余龙(Long Yu)教授,其主要从事肝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和抗肝癌药物小分子化合物筛选、以及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系统生物学及药物开发研究。
PLoS Pathogens:MAVS在RLRs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负调控作用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首先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与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相互识别,进一步激活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同时,宿主细胞通过多种方式负调节天然免疫反应的信号通路,以保证信号传导的平衡,进而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在抗RNA病毒天然免疫中,主要有两类PRRs: TLRs和RLRs。
尔康制药:辅料龙头正平稳增长
投资建议:辅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散,行业监管及自律发展仍较为缓慢,尔康作为行业龙头主要依赖自身在产品质量、种类及销售服务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市场,提升份额,预计未来2-3年辅料业务保持平稳增长。磺苄西林钠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在省标开启后有望重拾增长。“整顿提高年”公司主抓经营管理及队伍建设,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Alzhe Res & Ther:揭示抑制阿尔兹海默症淀粉样蛋白破坏效应的分子机制
在阿尔兹海默症疾病中,大脑中淀粉样蛋白(Ab)的斑块和tau蛋白的缠结可以引发大脑细胞的死亡一击神经元化学信号之间破坏,进一步导致以记忆力的丧失、情绪的改变以及推理的困难。
Mol Cellu Biol:李林等揭示泛素连接酶ITCH负调控Wnt途径的分子机制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林研究组的研究论文“The E3 Ubiquitin Ligase ITCH Negatively Regulates Canonical Wnt Signaling by Targeting Dishevelled Protein”...
国药集团正寻求欧洲收购机会 三年后规模入全球前三
随着中国医疗保健需求日渐升温,国药集团正在寻求海外收购机会。“我们必须要进入到海外,尤其在中等发达国家我们要入手”,国药集团宋志平说。
PNAS:癌细胞中负调控p53酶的表达
从1979年发现至今,p53已经历经30多年的岁月,3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人们对p53基因的认识经历了癌蛋白抗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三重转变,关于p53的文章层出不穷,每当我们觉得离p53的真相接近之时才发现,p53仍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吗啡戒断负性情绪记忆形成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阿片类物质戒断引起的负性情绪记忆是强迫性用药和戒断后复吸的重要原因。上海药物所刘景根课题组在之前的工作中发现杏仁核突触骨架重排(Actin重排)是吗啡戒断负性情绪记忆形成所必需的。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深入地研究了杏仁核突触骨架重排引起负性情绪记忆的分子机制。 研究工作发现杏仁核突触骨架重排能够使活性调节的突触骨架相关蛋白(Arc)向突触转运。突触上Arc水平增加能够促使突触膜上AMPA受体内吞。
:药物所研究人员发现吗啡戒断负性情绪消退学习的表观遗传机制
10月4日, 《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刘景根研究组题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介导的表观遗传机制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录参与吗啡条件性戒断负性情绪的消退学习”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腹内侧前额皮层(vmPFC)表观遗传机制参与急性吗啡条件性戒断大鼠的消退学习过程。
Cancer Res:CD24是HIF-1驱动肿瘤转移的效应分子
2012年8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缺氧推动恶性肿瘤的进程部分是通过促进致癌转录因子HIF-1α在肿瘤细胞中的积累。肿瘤恶化也涉及肿瘤干细胞相关的膜蛋白CD24表达的增高,CD24已被证实与实验模型中肿瘤的形成和转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