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Cell Biology:揭示脂肪细胞对造血干细胞放化疗后再生的调控作用

  2017年7月17日,《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波研究组和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Sean J. Morrison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Bone marrow adipocytes promote the regeneration of stem cells and haematopoiesis by se

2017-07-27

Nature:薛定组揭示介导放射线诱导旁观者效应的关键因子

  2017年7月19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薛定研究组在《自然》(Nature)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组织蛋白酶B介导放射线诱导的旁观者效应》 (Cysteine protease cathepsin B mediates radiation-induced bystander effects) 的研究论文, 首次在动物模型上系统地揭示了介导radiation-induced

2017-07-25

Nature:我国科学家发现组织蛋白酶B调节辐射诱导旁观者效应,有望改善化疗结果

图片来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32842017年7月22日/生物谷BIOON/---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接受化疗,即让患病组织接受高剂量辐射来杀死癌细胞。但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称作辐射诱导旁观者效应(radiation-induced bystander effect, RIBE)的现象,即接受辐射的细胞释放出的化学信号能够运行一段距离从而破坏未接受辐射的健康细

2017-07-22

Science子刊:利用抗CRISPR蛋白显著降低CRISPR-Cas9脱靶效应

图片来自Fuguo Jiang/UC Berkeley.2017年7月16日/生物谷BIOON/---CRISPR-Cas9基因编辑是基于细菌产生的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感染的策略开发出来的。如今有研究证实病毒进化出的反制措施,即被称作抗CRISPR蛋白(anti-CRISPR)的抑制性蛋白,能够被用来改进作为一种基因治疗工具的CRISPR-Cas9,从而降低可能导致不良副作用的脱靶基因编辑。在一项新的

2017-07-16

艺术活动激活大脑奖赏效应

  护理与健康专业学院助理教授Girija Kaimal使用fNIRS(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测量了参与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大脑相关区域的血液流量。“这表明,独立于最终结果,艺术活动可能有内在的乐趣,有时候,我们倾向于对我们所做的事情非常挑剔,因为我们已经对什么是好的或坏的艺术进行了内在的、社会的判断,因此,谁是熟练的,谁不是。“Kaimal的研究发表在心理治疗艺术。“我们可能

2017-06-21

线粒体自噬Warburg效应介导apelin促血管平滑肌增值——生物谷专访南华大学陈临溪教授

编者按:近年来,线粒体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呼吸链缺陷、线粒体膜的改变等因素均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包括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等。为此在即将召开“2017线粒体相关疾病研讨会”之际,生物谷专访了南华大学陈临溪教授。生物谷:陈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此次接受生物谷的邀请来参加“2017线粒体相关疾病研讨会”,并在会前接受专访。我们

2017-06-28

低剂量大麻能够缓解压力,高剂量则有相反效应

2017年6月4日/生物谷BIOON/---大麻爱好者称食用大麻会使他们释放压力并得到放松,但此前这方面的科学证据却十分有限。如今,来自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低剂量的"四氢大麻醇"即THC,能够起到降低压力的作用,但存在高度的剂量依赖性:极低剂量的药物会缓解公开演讲时的激动情绪,但稍高剂量的药物则会让人处于"嗨"的状态,即事实上会增加焦虑的情绪。大麻是严格管控的药物,因此对

2017-06-19

胎盘干细胞技术成为行业主流

2017全国两会已召开,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颠覆性前沿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作为生物医药领域最具爆发力的分支,正在被广泛视为有效应对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挑战的重要手段。1968年,多纳尔·托马斯完成了第一例骨髓移植,1988年法国首次对范可尼氏贫血患儿进行了脐血移植,2000年,法国科学家用成体干细胞为载体进行基因治疗并获得成功,2013-

2017-06-12

合肥研究院细胞质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辐射生物医学研究室在细胞质辐射诱导的旁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 Akt/mTOR mediated induction of bystander effect signaling in a nucleus independent manner in irradiated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epithelia

2017-06-16

除了希望之外,CRISPR如今走向实验室

图片来自Ian Haydon, CC BY-ND。2017年5月30日/生物谷BIOON/---CRISPR是一种强大的DNA编辑技术。因这种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它受到科学界和大众传媒的大量关注。2015年,它被《科学》期刊评选为当年的年度突破[1]。CRISPR并不是第一个被设计来编辑DNA的分子工具,但是因为它解决了这个领域的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它才闻名于世。首先,它是高度特异性

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