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暨大脑GPS定位系统研究进展汇总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6日揭晓,拥有美国和英国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以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以表彰他们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
2014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专题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17:30,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科学家John O'Keefe 、May-Britt Moser、Edvard I. Mosel 因发现组成大脑定位系统(GPS)的特殊细胞的研究成果获得此奖项。
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Jules A. Hoffmann
朱尔·A·奥夫曼(Jules A. Hoffmann,1941年8月2日-),出生于卢森堡埃希特纳赫,法国国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理事长,2007年成为法国科学院院长。因发现如何激活先天免疫而与鲁斯兰·麦哲托夫和布鲁斯·博伊特勒分享2011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Bruce A Beutler
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A Beutler,1957年12月29日-)美国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他于198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之后在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和达拉斯的德克萨斯大学从事科学工作,并发现了LPS(细菌脂多糖)受体。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5点30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法国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发现获奖。其中一半的奖金归于Bruce A. Beutler和Jules A. Hoffmann,获奖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另一半奖金归于Ralph M. Steinman,获奖理由是“发现树枝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第3期: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1年10月3日17点30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发现获奖。其中一半奖金归Bruce A. Beutler和Jules A.Hoffmann,获奖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另一半归于Ralph M.Steinman...
Protoplasma:文彬等揭示超低温保存对顽拗性种子的生理学影响
目前来说,超低温保存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实现顽拗性种子长期保存的方法。然而,在过去的30年中,许多顽拗性种子的超低温保存试验都已失败告终,迄今为止仅有少数顽拗性种子通过超低温技术成功的长期保存。其主要原因是,从液氮中取出种子后会造成顽拗性种子活力的丧失,这称为超低温伤害。尽管在超低温保存过程中超低温伤害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其背后的相关机理还未有完整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