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日本诺奖得主道歉,暂停提供临床级诱导能干细胞(iPS细胞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CiRA,所长山中伸弥)于23日宣布,将停止向大学及企业等提供部分再生医疗用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原因是有可能使用错误的试剂制造细胞,因而无法否定涉及安全性的危险隐患。山中伸弥所长表示:“巨额的研究经费和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细胞不能提供了。我表示道歉并将深刻的进行反省。”出现问题的是通过婴儿脐带血液(脐带血)制成的iPS细胞。去年8月后,曾提供给13所机构的23个

2017-01-25

明星癌基因BRCA1可影响造血干细胞功能

来自哈罗德-西蒙斯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BRCA1基因对于造血干细胞存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可以帮助解释为何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病人很少出现白血病风险增加的情况,携带突变的干细胞在有机会转化成血液癌症之前就已经死亡。

2017-02-04

JCB:microRNA调节眼睛干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microRNA-103/107家族(miRs-103/107)能够调节富含干细胞的眼睛角膜缘上皮组织的生物学过程,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

2017-01-03

老化会增加诱导能干细胞的DNA突变频率

在很大程度上,老化过程对极具治疗潜力的干细胞并不友好,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斯克里普斯转化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老化对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干细胞供体年龄增加,其干细胞中遗传突变的水平也会增加。

2016-12-14

Nat Commun:多能干细胞探索抗衰老机制

在近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上,来自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确定了多能干细胞用以维持蛋白质质量的机制。

2016-12-01

从多能干细胞到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疾病

从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s)衍生的成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已成为对神经系统的发展和疾病研究的一个生理学相关模型。这些细胞的推导已超过了“概念验证”的阶段,并正在改变研究人员构建疾病模型和药物研发的方法。

2016-10-09

Cell Rep:移除“书签”为获得诱导能干细胞铺平道路

近日,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找到利用化合物促进体细胞重编程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新方法。

2016-09-22

如何利用CRISPR技术编辑人类诱导能干细胞

过去10年里诞生了两种非常有用的生物学工具,第一个就是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这是一项荣获诺贝尔奖的先进科技产物,2006年时研究者开始对小鼠进行实验,随后在人类机体中进行实验,研究者表示他们有可能将

2016-09-06

利用单分子就可以诱导干细胞分化成为成骨细胞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简便且有效的方法,即给诱导人类多能干细胞“喂以”机体中的天然分子腺甘酸,就可以使其再生成为骨质组织,这种源于干细胞的骨质组织可以在不产生肿瘤或诱发感染的情况下帮助修复小鼠的颅骨缺陷。

2016-09-04

Cell Stem Cell:原始细胞类型或并不会影响诱导能干细胞分化为血液细胞

将细胞重编程为血液细胞的效力被认为依赖于原始细胞的类型及重编程的方法,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CiRA)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这种假设实际上是表观遗传效应的结果,这也就表明,生成细胞(原始细胞)和重编程方法对于血液制造是可行的。

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