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rain-X:浙大祝向东团队综述人工智能模型Transformer在脑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恶性脑肿瘤显著增加了全球人类致残率和死亡率,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改善脑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Transformer作为一种可应用于脑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深度学习模型,正在吸引广大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023-08-28

Cell:关于头骨骨髓的新发现有望对抗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中风在内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中风、多发性硬化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会因免疫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而造成严重损害。由于大脑受到头骨(skull)和额外的周围膜的保护,使得治疗方法难以接近大脑,因此控制这种神经炎症是一项重大

2023-09-05

澳门大学研究者揭示了无标记光学代谢成像在糖尿病前期诊断中的应用

2型糖尿病(T2 DM)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到2040年,T2 DM将影响全球约6.42亿人,预计医疗支出将达到8020亿美元。

2023-08-22

Nature子刊:樊春海院士团队开发框架核酸状态机,在活细胞中实现CRISPR系统分级输运

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级别能根据外界刺激作出类似机械运动响应的分子(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而在活细胞中实现复杂的人工分子智能,尽管对于生物计算、微纳机器人、纳米智能诊疗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巨大

2023-08-21

中国药科大学杨勇/林昂团队发布首个带状疱疹mRNA疫苗与上市疫苗Shingrix的系统免疫学比对研究

这项研究显示,在成年小鼠和老龄小鼠中,低、中剂量的VZV mRNA疫苗既能够明显激活病毒特异性T细胞应答,且显著优于Shingrix。此外,IL-21分泌型滤泡辅助T细胞应答也得到明显活化 (图1和2

2023-08-21

谢黎炜/印遇龙团队系统总结铁元素在肠道菌群稳态和宿主健康中的作用机理

综上所述,肠道菌群、铁稳态和宿主健康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非常复杂,仍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然而,这种平衡对于维持宿主的健康至关重要。

2023-08-15

我国科学家提出一种智能疾病诊断系统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柔性脉冲感知阵列的智能疾病诊断系统,可用于远程疾病诊断。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期刊,论文的标题“Multichannel Flexible

2023-04-11

国际著名生物学家管坤良教授回国,全职加入西湖大学,系统介绍其10篇代表性论文

管坤良主要从事细胞生长调控和肿瘤发生的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在博士后期间,他发现了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家族和生物催化中的新型硫代磷酸盐中间体,其实验室的早期工作克隆了人类MEK1/2并阐明了MEK的激活机

2023-08-07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MGCG有可能促进恶性胶质瘤的发展,并可能成为肿瘤分子诊断和治疗的候选分子

成人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致命、最顽固的恶性实体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病理分类,GBM分为数字分级(I-IV)。GBM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

2023-08-24

JITC: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揭示机体免疫系统和肿瘤之间相互作用的新方法

来自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他们在小鼠机体中重建了患者的特定肿瘤微环境,从而便于进行更为深入且个体化的研究。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