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科学家识别出特殊的脂质血管“邮政编码”
来自罗格斯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肺部中发现了首个脂质血管“邮政编码”(ZIP code),将药物送到人体所需要的地方是成功治疗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以及避免毒性副作用的关键。
2023-08-22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除了减重,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与上述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该研究再次证明了司美格鲁肽既能减重又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大面积地使用司美格鲁肽疗法对于降低医疗成本,服务更多的超重人群有极大益处。
2023-08-21
上海交大研究发现,熬夜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92%有关
总之,该研究表明,熬夜、上夜班导致生物节律紊乱,进一步诱发NR1D1表达降低,导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强调了维持节律稳态是一个潜在的心肌保护策略,为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2023-08-14
杭州医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巨噬细胞DCLK1在肥胖引起的心肌病中的一个新的作用和促炎机制
肥胖被描述为体重指数≥30 kg/m2,与预防死亡的多种主要原因的风险增加有关,如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某些形式的癌症。
2023-08-25
郑春福教授应邀撰写4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急性胰腺炎的评论
总之,尽管早期的研究提供了AP与1型和3型之间的微弱关联,本文为4型HEV感染与AP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将极大促进未来对HEV肝外症状的研究。
2023-08-11
司美格鲁肽显著降低肥胖或超重患者20%心血管事件风险
诺和诺德公布了心血管结局试验SELECT的主要结果。此项双盲试验旨在评估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2.4 mg)在超重或肥胖合并心血管疾病且不伴糖尿病的患者中预防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
2023-08-10
Clin Transl Immunol: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双重的炎性小体抑制剂 有望作为治疗人类疾病的新型抗炎性药物
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双重的炎性小体抑制剂,其或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炎性药物。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与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针对炎性小体的新型疗法。
2023-07-24
eLife:科学家在人类炎性肠病中将风险基因与饮食相关联起来
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后,一种特殊的遗传突变或会促使小鼠对于炎性肠病更加易感,这或许就能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出能驱动人类炎性肠病的候选基因。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