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MCC:潘世烈等卤素硼硅酸盐紫外非线性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

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已在航天、能源、工业制造、医学、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探索和合成性能优异的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一直是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2014-03-24

螺旋铅超标事件大逆转 5大品牌均达标

3月27日,包括绿A公司在内的6大螺旋藻品牌被媒体曝出 “重金属铅含量超标”,全国多家销售点也已对相关产品进行主动下架。然而,30日上午,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检查结果却几乎推翻了此前媒体的调查。通告称:6大螺旋藻品牌中,仅有“康特力斯”一个品牌被检验出不符合国家标准,其它5大品牌均检验达标。 从超标,到达标。有业内人士指出:“螺旋藻片超标事件”发生大逆转,奥妙在于各方对产品的检测标准选取不一。

2012-04-01

SFDA:以螺旋为原料保健食品重金属专项监督检查结果

2012年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以螺旋藻为原料保健食品重金属专项监督检查结果。 2012年2月,针对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存在重金属超标隐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市药品检验所等7家检验机构对市场上部分以螺旋藻为原料保健食品开展了铅、砷、汞重金属专项监测。

2012-03-31

部分螺旋产品被曝铅含量超标

铅超标820%的保健食品螺旋藻,竟是经审批许可、被戴上“蓝帽”认证标志的合格产品。调查发现,“绿A”“汤臣倍健”“清华紫光(金奥力)”等螺旋藻“蓝帽”产品,涉嫌“重金属铅含量超标”,危害人身健康。 “蓝帽”,是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获批的保健食品企业,在对外销售的产品外包装标注“国食健字”字样,为天蓝色,呈帽形,俗称“蓝帽”。

2012-03-29

上海应物所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临床试验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药中心的科研人员在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多项基金的资助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类创新药物——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188Re-HEDP)。目前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通过了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的审评,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药物II期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为2011L01532),同意继续进行II期临床试验研究。

2012-02-03

FDA:口服骨疏松药(二膦酸盐)或增食道癌风险

2011年7月2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查公布的研究数据评估使用口服双磷酸盐药物是否会增加食道癌风险。在评估此风险的研究中有相冲突的结果。 FDA认为,口服双磷酸盐类药物在减轻骨质疏松症病人的骨折风险的益处超过其潜在的风险。 FDA正在进行安全审查,公司并没有因为服用双磷酸盐药物增加食道癌风险而停止销售。还有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明,食道癌的发生是罕见的,尤其在女性中。

2011-07-29

New Phytol:研究揭示水稻吸收亚硒酸盐分子机制

利用遗传改良提高水稻根系吸收硒能力,进而提高大米硒含量是一条理想的途径。

2013-11-13

Nature:一个硝酸盐/亚硝酸运输蛋白的结构

硝酸盐对氮代谢至关重要,但亚硝酸盐在细胞中会是有害的,因为它会被还原成对细胞有毒的一氧化氮。因此细胞亚硝酸盐会被相关通道和运输因子从细胞中迅速清除,或被吸收酶还原成铵或双氮。令人吃惊的是,我们对硝酸盐运输知之甚少,但现在,细菌硝酸盐/亚硝酸盐运输蛋白NarK在有基质和没有基质两种情况下的X-射线晶体结构已被确定。

2013-06-19

中石化加速生物能源研发 让微地沟油变柴油

作为一家石油炼化起家的能源化工公司,中国石化近年来积极转变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绿色能源领域发展。无论是在页岩气、地热等非常规能源方面,还是他日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生物柴油微藻等生物能源方面,中国石化在科研和战略投资方面都不遗余力。 启动微藻生物柴油计划 “微藻是未来能源的一大重要发展方向,只有得到今天的重视才会拥有美好的‘后天’。”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主任荣俊峰指着微藻光反应器说。

2013-04-27

J Anim Ecol:水生所浮游动物下行效应控机制的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浮游动物下行控藻机制的研究论文“Increasing zooplankton size diversity enhances the strength of top-down control on phytoplankton through diet niche partitioning”在动物和生态学领域重要期刊《Journal of Animal Ecolog

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