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中科院有望研制手足口病疫苗
近日,国际学术刊物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黄忠课题组和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苏志国课题组关于肠道病毒71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合作研究成果。 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儿童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为2至7天,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部分患者可引起脑干脑炎、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并造成死亡。
科技部与盖茨基金会将在粮食增产、传染病疫苗领域深化合作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此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表示,科技部与盖茨基金会将深化包括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研发和生产重大传染性疾病疫苗等领域的合作。 6日傍晚,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比尔·盖茨应邀“博鳌对话”,畅谈“慈善创新——为穷人投资”。 据悉,中国科技部与盖茨基金会2011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致力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促进全球健康发展。
Lancet Infect Dis:科学家或有望开发出抵御莱姆病的疫苗
2013年5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他们研发的莱姆病疫苗正处于1/2临床试验阶段,这种疫苗可以产生大量稳定的抗体来抵御包柔氏螺旋体所有种类的感染,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
Nat Medicine:新型研究或可解释为何艾滋病疫苗难以成功研发
2012年9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数年来,成功的HIV疫苗对于研究者来说如同耶稣手中的圣杯一样难以得到,尽管这些年来花费了众多的人力物力,成功的HIV疫苗仍未开发出来。但是近来俄勒冈医科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含有毒力弱化的AIDS病毒的猴子为何可以抵御完整强毒株HIV的接二连三的感染。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人类来说是有一定风险的。
NEJM:艾滋病疫苗研究获新发现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线刊登了来自美国华尔特-里德陆军研究院、杜克大学以及其他超过25家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者解析了RV144艾滋病疫苗可以保护某些受试者对抗HIV的机理,由此发现了免疫反应有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些关键线索。 在泰国开展的RV144试验是首次在预防HIV感染上显示出一些效果的HIV疫苗研究。
中检院发现辽宁依生生物3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多支样品无菌检验不合格
近期,网上出现举报辽宁省沈阳市的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依生公司”)117批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问题。
医生忠告大规模接种狂犬病疫苗以终止民众恐慌
即将在台北召开的实验伦理审核会应接受医师协会提议并停止米格鲁活体实验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商业资讯)--肯尼?李特瓦克医师Kenneth Litwak,博士兽医师,实验医学中心副主任,对即将在九月所召开的动物实验审查会,发表了以下声明: “台湾农委会计划用鼬獾狂犬病毒感染米格鲁幼犬来做实验,并不会真的对防疫有所帮助。事实上,无论哪一种狂犬病病株,都有能力感染温血动物。
加拿大研发新结核病疫苗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最近研发出一种结核病疫苗,这一成果有望取代目前唯一且已使用了50年的结核病疫苗——卡介菌苗(BCG),研究结果在日前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显示新疫苗十分安全且对结核病有强大免疫效果。 结核病是全世界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大致命传染病。据统计,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结核病在2011年造成140万人死亡,870万人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