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发明单细胞分辨率脑功能成像新技术
据《自然·方法》杂志最新报道,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妮莉娅·法姆研究学院的科学家利用最先进的光片显微技术实现了对斑马鱼胚胎全脑约80%区域神经元的功能成像,同时记录的活动神经元超过8万个,分辨率达到单细胞水平。这是人们迄今为止实现的分辨率最高、同时记录神经元数最多的脑功能成像。
科学家们首次发明无损器官透明成像技术
借助这项新技术,科学家们拍摄了老鼠大脑内神经连接的影像。研究的负责人,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工程师和精神病专家卡尔-德赛罗斯在一份声明中说道:“以这种分子分辨率和全局视野研究完整的系统一直都是生物学上一个难以满足的目标。”通常拍摄大脑等器官需要将它们切成薄剖面,这就会破坏掉细胞间的长距离连接。整体成像的方法能保持器官完整,但是通常与研究基因和其它事物的方法不匹配。
CT肺功能成像技术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肺功能成像技术对早期尘肺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利用表面遮盖显示(SSD)3D-lung三维后处理技术、值域限定图像分割技术以及特殊的体积直方图软件1对30例早期尘肺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16排螺旋CT胸部平扫图像进行后处理。定性、定量比较二组的差异。 结果 定性:对照组的3D-lung肺表面显示平滑的脏层胸膜;尘肺组显示肺表面局部凹陷。
一种可用于超高分辨显微成像的新型荧光蛋白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徐平勇课题组在著名期刊ACS NANO报告了一种可用作高速活细胞超分辨率显微成像的新型反复光激活绿色荧光蛋白kylan-S。
ChemMedChem:开发出一种荧光肽更准确地测定凝血酶活性
凝血酶(thrombin)在凝血系统的许多疾病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过量表达凝血酶能够导致血栓形成,但是它若表达不足则可能导致血友病。因此,准确地监控凝血酶活性对于确定给定病人的合适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它的活性与血液凝结能力相关联。监控凝血酶活性随时间变化的工具就是所谓的凝血酶生成测试实验(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TGT)。
血液检测优于成像对肺癌的诊断
许多动物实验研究都表明,侵袭性的肿瘤可以促使癌细胞从最开始形成阶段就进入到血流中,即使通过诊断成像发觉肿瘤时其也可以完成上述行为,因此鉴别出肿瘤中的“哨兵”细胞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及开发癌症疗法至关重要,循环中的癌细胞在血液中极为罕见,而且其非常脆弱和特殊,一般很难分离出来。
Neuron:新型大脑成像技术或加速精神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来自MIT的神经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方法来检测大脑细胞如何互相协调,来控制特异性的行为,比如机体运动或者嗅到气味儿等。(Credit: Qian Chen)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MIT的神经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方法来检测大脑细胞如何互相协调,来控制特异性的行为,比如机体运动或者嗅到气味儿等。
Nat Methods:荧光蛋白有助于科学家们开展心脏和干细胞研究
2012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来自深海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有助于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分离出心脏细胞,这对于他们研究心脏病治疗非常有价值,也给全世界的干细胞研究人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在最终成功地发现心脏病疗法的关键之一就是更加深入地理解心脏肌肉壁内的心脏细胞是如何受到损伤和修补的。
ACIE:王江云等蛋白质可控荧光标记研究获进展
9月21日,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研究组和林庆研究组合作成果Genetically Encoded Cyclopropene Directs Rapid, Photoclick Chemistry Mediated Protein Labeling in Mammalian Cells。
Nature:单链DNA成像有望揭示乳腺癌起源
2012年10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正准备接受修复时的单链DNA。这项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乳腺癌的起源。相关研究结果于本周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在细胞中,双螺旋DNA总是会发生断裂。为了修复这种断裂,单链DNA不得不寻找出和发现互补DNA链上的匹配序列。为此,单链DNA首先不得不被蛋白RecA包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