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Metab:揭示噬通过控制葡萄糖摄取保护神经元机制

这项研究强调了自噬调节因子ATG5在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中的关键作用,其中浦肯野细胞是运动协调所必需的神经元。

2025-01-29

胡晔/宁波团队:Nature BME发表结核病诊断革命性突破 - 驱动微流控芯片实现4小时精准检测

这项突破性技术仅需4小时和25微升全血即可完成结核感染检测,在HIV共感染人群中灵敏度高达93.8%,为终结结核病流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工具。

2025-07-18

Nature:驱动实验室、先进免疫疗法及2025年值得关注的另外五项技术

2025年,随着一系列突破性研究和创新成果即将涌现,我们将更深入地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同时应对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战。

2025-01-23

Int Immunopharmacol:芳烃受体激活促肥大细胞噬,开启面部痘痘治疗新路径

研究表明,在模拟玫瑰痤疮的实验中,LL-37使肥大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和脱颗粒标记物表达上升,AhR激动剂tapinarof可降低其表达,且能增强自噬,自噬调节剂也证实了自噬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2025-01-24

Nature子刊:我国学者开发基于噬的细胞膜蛋白靶向降解新技术——AUTAB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自噬机制的细胞膜蛋白靶向降解技术——AUTAB(autophagy-inducing antibody)。

2025-01-13

最研究显示聚苯乙烯微塑料激活DDIT4,引发肾脏噬凋亡风暴

本研究利用3D肾脏类器官模型,发现聚苯乙烯微塑料可诱导肾单位祖细胞自噬和凋亡,损害肾脏发育,DNA损伤诱导转录4在其中起关键介导作用,揭示了微塑料致肾毒性的分子机制。

2025-04-21

《自然·神经科学》:贝勒医学院团队发现tau蛋白磷酸化和聚集的新机制!

2023年,美国贝勒医学院Huda Yahya Zoghbi 团队就在《神经元》上发文,他们通过跨物种遗传筛选,发现酪氨酸激酶2(TYK2)可能是一个调节tau蛋白水平的重要因子,但至于

2024-11-23

Cell子刊:房静远/陈慧敏团队利用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发现,抑制线粒体噬可提高他汀类药物抗癌效果

该研究利用结直肠癌患者来的类器官,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结直肠癌细胞的线粒体自噬是一种细胞内在的脆弱性,抑制线粒体自噬可提高他汀类药物的抗癌效果。 

2025-03-30

宋尔卫团队临床研究发现,靶向细胞噬+CDK4/6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

临床数据表明,对于CDK4/6i治疗失败后的晚期HR+/HER2-乳腺癌患者,羟氯喹联合大剂量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200 mg,每天一次)的毒性可耐受,且表现出有前景的治疗效果。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