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研发的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获准临床使用
导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刘小林教授用废弃的截肢自主研发出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神桥”,可直接造福于因神经缺损而致残的患者。这是全球继美国在2008年获准临床使用与上市的同类同质材料后,我国自行研发的国内唯一获正式批准的缺损神经修复材料。
JAMA:干细胞修复心脏受损组织
2012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证实利用干细胞可修复受损的心脏。研究显示,异体捐赠的干细胞被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以用来帮助受捐助者修复心脏组织。 该研究涉及迈阿密和巴尔的摩地区的30例病例,相关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杂志上。
Circ Res:利用骨髓干细胞修复心脏组织
2013年9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许多心脏病发作患者在生存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就医。而结果往往是不利的,由于有限的治疗选择。近日,坦普尔大学医学院的心血管研究中心( CVRC )的科学家最近找到了心脏病发作治疗的心希望:皮质或骨来源的干细胞。 在一项新研究中,他们表明,当涉及到心脏组织再生时,骨来源的细胞比心脏自身干细胞做得更好。
人造材料自修复方面的研究获新进展
模仿生物骨骼的自修复(self-healing)过程,研究人员在纤维增强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引入通道系统,通过注入树脂对材料损伤的部位进行修复。经过修复的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损伤之前的97%。 欧洲喷气式战斗机的机身主要是由纤维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构成。这种材料较同等的金属材料相比重量更轻,强度和硬度更高;但是塑性较差。纤维增强在本质上是一个平面的机制,对于所受到的冲击无法较好地吸收和释放。
PNAS:科学家开发出修复严重组织损伤的新技术
来自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修复严重组织损伤的新技术,这将可以加速恢复大面积软组织创伤患者的病情,并且减少疤痕和毁容的风险;通过对肌瓣进行生物工程操作,研究者就可以开发出一种新型组织,其在日后就可以连同病人血液一起移植到机体受损的部位。
Exp Biol Med:使用新颖的组织工程法成功移植并修复受损骨骼
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外科王坤正博士与杨佩博士所主持的研究团队发展出了由兔子脂肪干细胞、第一型胶原蛋白与多孔三钙磷酸盐建构骨架的新颖仿生组织,并建立兔体临界大小的骨缺损模式以评估此技术的成效
干细胞技术有望修复受损心脏组织
Cell:特殊基因可通过重编程细胞代谢的方式来实现机体组织的修复
研究者发现,通过再次激活一种名为Lin28a的潜伏基因,就可以使得模型小鼠的头发、软骨、皮肤以及其它软组织得到再生,Lin28a在胚胎干细胞中处于激活状态。
JACC:新型导管注射凝胶能修复受损心肌组织
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可注射水凝胶,能够安全有效地修复由心脏病发作引起的组织损伤。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21出版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期刊上。 这项研究由Karen Christman和她的同事共同完成。
PNAS:科学家发明可完全降解的生物材料以促进骨修复
Tufts大学工程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师最近发现了第一种可完全降解的全聚合骨支架材料,并且证实了这种材料在骨修复中可以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这项新技术使用了微米级的丝纤维用以加强材料的强度,类似于钢筋的作用原理。它可以促进由于创伤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骨及其他组织的修复。 在美国,大约130万人每年要接受骨移植物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