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新生命:生命表型体现者,从“代谢到脂质到修饰”组学专场报告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下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biomarker筛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是病理/药理机制研究的突破口,同时也可以对转录组或蛋白组学的结果做进一步的验证和挖掘,因此在近几年研究中日益突显出其重要的价值。由于小分子代谢物在理化性质、生物变化等方面的特殊性,代谢组的检测分析方法与数据挖掘均与其他组学有较大的差异。
Science:脂肪细胞释放的含脂质外泌体竟能调节巨噬细胞
2019年3月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脂肪组织释放出一种充满脂质的颗粒,这种颗粒在免疫功能和代谢中起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3月1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lipase-independent pathway of lipid release and immune modulation by
FASEB Journal:高脂饮食会导致微生物组紊乱以及心脏衰竭的发生
2019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和富含欧米茄-6脂肪酸的高脂饮食是导致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等健康风险的主要原因。这两种因素如何调节免疫反应尚不清楚。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Ganesh Halade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衰老,肥胖,以及富含欧米茄6的饮食如何影响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脾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随后使用小鼠模型对心脏病发作进行免疫反应。(图片来源:www.pixa
Gut:高脂饮食对肠道微生物弊大于利
2019年2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事实证明,较重的脂肪饮食可以使生活在消化系统中的许多细菌发生变化。新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将其脂肪摄入量提高到日常饮食的40%达6个月时,“好”肠道细菌的数量减少,而“无益”的细菌数量增加。“结果表明,高脂肪饮食与肠道细菌的类型和数量的不利变化有关 - 统称为微生物组,”该研究的资深作者Duo Li说。他是中国青岛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营养学教授
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体脂分布不均!
2019年2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个由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机构的多名公共健康研究人员组成的“人体特征的遗传研究”(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Anthropometric Traits,GIANT)团队取得了一项突破性成果,他们发现了多种基因突变与身体如何调控及分布脂肪组织有关。这项新发现拓宽了人类对于基因如何使某些人偏向于肥胖的认识。图片来源:
自噬并不促进癌症,相反将癌症扼杀于摇篮之中
2019年1月26日/生物谷BIOON/---在细胞中,端粒保护染色体的末端,并且在细胞不断分裂和复制它们的DNA时阻止染色体的末端融合在一起。端粒丢失可能导致癌症。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沙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端粒与癌症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取得了一项令人吃惊的发现:一种称为自噬的细胞回收过程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生存机制,但是实际上它促进细胞死亡,从而阻止癌症发生。他们揭示出自噬是一种全新的肿瘤
Sci Rep:衍生自Ω-3脂肪酸的特殊药物有望治疗饮食引发的骨关节炎
2019年2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衍生自Ω-3脂肪酸的特殊药物或能减少高脂肪饮食所诱发的机体骨关节炎炎症表现。图片来源: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调查了消退素D1(RvD1)是否能作为一种疗法来治疗饮
量化关联脂质与衰老:离子淌度差分质谱法直接进样快速定量千种脂质
在最新的一篇研究衰老的文献 “Cross-Platform Comparison of Untargeted and Targeted Lipidomics approaches on Aging Mouse Plasma” 中,同时采用非靶向脂质组学与靶向脂质组学方法(LipidyzerTM)研究衰老老鼠血浆中脂质的差异变化。在该文章中,非靶向脂质组学与靶向脂质组学方法工作流程如图1
AJPHCP:高脂饮食不利于年轻人的血压健康
2019年1月9日讯/生物谷BIOON /-科学家们报告说,有更多的证据表明,高脂肪饮食对年轻男性和女性都有害,但究竟它们的有害性可能会因性别而异。虽然他们假设高脂肪的食物对男性的危害更大,但小鼠研究结果表明,在短短四周内,年轻的雄性和雌性大鼠的血压都会出现相应的增加。该研究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
科学家发现“运动减脂通路”
又到了一年里最适合立Flag的时节,你的年度计划里有没有列上“健身房打卡XX天”“成功减重XX斤”之类的励志项目?说到减肥塑身,我们就想到了老大难部位——肚子。为什么锻炼可以减少腹部脂肪?本周发表在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为“减腹大计”提供科学支持:研究人员发现,靠锻炼减少内脏脂肪时,有一条受体信号通路发挥重要作用。腰腹自带的“游泳圈”影响身材美观还是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