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膀胱药物通过激活棕色脂肪介导的质水解使动脉粥样硬化恶化

2019年5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发表于《PNA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称,一种用于治疗膀胱过度活跃的药物可加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人员称,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药物可能会增加人类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用于治疗特定疾病的药物可能具有其他病理生理效应。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员和中国山东大

2019-05-17

FASEB J:质结合域也许是靶向治疗癌症的下一个靶标!

2019年4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正常细胞有一个复杂的平衡系统来调节细胞分裂。在癌症中,平衡倾向于细胞增殖。这种不平衡由癌蛋白(促进细胞生长的蛋白)水平或活性增加或抑癌蛋白(限制细胞生长的蛋白)的水平或活性减弱引起。例如,在正常细胞中,肿瘤抑制蛋白磷酸酶2 (PP2A)控制细胞的生长、迁移和永生,以控制细胞的生长。有些癌症,如肺癌,含有较高水平的癌蛋白,其名称为su(var)3-9

2019-04-30

Cell:揭示一种引导细胞垃圾进行的新机制

2019年4月6日讯/生物谷BIOON/---细胞通常很擅长识别不会正常发挥功能的组分。它们不断地进行自我清理---从它们自己的东西中挑出不再有用的东西,比如受损的或多余的细胞器,不能折叠的蛋白。但是,当细胞无法识别垃圾时会发生什么?缺陷性的细胞物质的堆积参与亨廷顿舞蹈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葛雷克氏症(ALS)等疾病,在这些疾病中,这些垃圾阻止神经元传递信号。图片来自Cell, 2019,

2019-04-06

PNAS: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克星——联合和DNA修复抑制剂有望杀死胰腺癌!

2019年3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同时使用两种药物治疗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胰腺癌的新策略。图片来源:PNAS这种联合疗法使用一种药物抑制溶酶体(可以使癌细胞循环利用胞内必需的营养物质以继续生存)的活性,另一种药物抑制肿瘤细

2019-03-31

研究揭示内质网定位蛋白DFCP1调节内质网-滴互作机制

 4月9日,Cell Reports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组和李栋组合作的研究论文“The ER-Localized Protein DFCP1 Modulates ER-Lipid Droplet Contact Formation”。该文利用超高分辨率GI-SIM成像技术揭示了脂滴形成过程中,内质网定位蛋白DFCP1可以标记新生的脂滴结构上,这些结构沿内

2019-04-11

Nature:调节碳水与质代谢的关键蛋白结构得到解析

2019年4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 VIB-UGent炎症研究中心结构生物学系的Kenneth Verstraete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揭示了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的三维结构和分子机制。这是一种中枢代谢酶,对人体肝脏中脂肪酸和胆固醇的产生很重要。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在癌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疾病中的治疗。 ACLY的结构也揭示了一种重要的进化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细胞

2019-04-04

Nature:揭示cGAS-STING途径的一个原始功能---诱导

2019年3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环状GMP-AMP(cGAMP)合酶(cGAS)通过与细胞质中的微生物或自身DNA结合来检测感染或组织损伤。在结合DNA后,cGAS产生cGAMP,所产生的cGAMP结合并激活衔接蛋白STING,接着STING激活激酶IKK和TBK1来诱导干扰素和其他细胞因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Zhijian J. Chen及其团队报道

2019-03-12

科学家揭示线粒体新机制

 线粒体自噬与感染类疾病有关。日前,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钱友存研究组发现单增李斯特菌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反应来促进自身的存活,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2月2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免疫学》。线粒体自噬是一类选择性自噬过程,通过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受损的或者多余的线粒体,完成对细胞代谢水平和命运决定的调控。然而生理或者病理条件下哪些物质可以诱发线粒体自噬反应,

2019-03-01

抑制关键蛋白的表达改善机体机制或能实现!

2019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重要的机体生物性循环机制,其能有效维持机体所有组织内部的自我平衡,很多研究都尝试理解机体自噬水平的降低与老化进展之间的关联,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未给出一种清楚的解释。图片来源:Osaka University2009年,来自大阪大学的研究者Tamotsu Yoshimori就鉴别出了一种特殊的蛋白因子—Rub

2019-03-07

研究发现李斯特菌劫持巨噬细胞线粒体新机制

2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钱友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Listeria hijacks host mitophagy through a novelmitophagy receptor to evade killing”。该研究发现单增李斯特菌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反应来促进自身的存活,并且鉴定出一

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