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为肥胖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自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对169位肥胖和123位非肥胖的丹麦人的肠道菌群进行研究,首次发现肥胖和不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均存在显着差异,并指出肠道菌群可以作为新的切入点,为日益困扰现代人生活的肥胖问题提供新的预防和治疗思路。最新研究成果于近日在《自然》杂志发表。
欧盟批准拜耳Stivarga用于胃肠道间质瘤(GIST)新适应症
欧盟批准拜耳抗癌药用于胃肠道间质瘤(GIST)新适应症,该药是一种口服多激酶抑制剂,此前已获批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
PNAS:利用肠道微生物治疗肥胖
2013年5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细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是生活在我们肠道中许多微生物的一种,这种细菌生活在肠道内的黏液衬里,占健康哺乳动物肠道菌的3-5%。在老鼠和人类中,体重和A. muciniphila丰富之间的关系成反比。
Clin Cancer Res:解码胃肠道间质瘤完整基因组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比较少见的胃肠道肿瘤类型之一,两个关键基因突变可导致胃肠道间质瘤,但有人认为,其他迄今未知的基因,也在胃肠道间质瘤中发挥作用。 近日,MedUni Vienna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解码胃肠道间质瘤的整个基因组成,而不仅是单个基因。 研究人员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识别遗传物质的基因变化,分析整个遗传物质(外显子组)。
Nature:“解码”肠道菌群,有望为肥胖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自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哥本哈根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对169位肥胖和123位非肥胖的丹麦人的肠道菌群进行研究,首次发现肥胖和不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均存在显着差异,并指出肠道菌群可以作为新的切入点,为日益困扰现代人生活的肥胖问题提供新的预防和治疗思路。最新研究成果于2013年8月29日在《自然》杂志发表。 "喝凉水都长肉"成为胖哥肥姐最头疼的事。
Gut:研究揭示胃肠道细胞如何与大肠杆菌互动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培养从病人胃肠道移除的组织中获得的人体细胞,最终可能会帮助科学家开发出个性化疗法,治疗炎症性肠疾病和其他胃肠道疾病。
Cancer Res:罕见耐药胃肠道间质瘤的潜在治疗方法
JCI:基因工程改造肠道细菌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非常重要。在I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会破坏产生胰岛素的细胞。 鲁汶大学的Chantal Mathieu和同事试图想让免疫系统接受外来肠道细菌的刺激来规避上述问题。Mathieu研究团队基因改造肠道细菌,使得它们能产生一种胰岛素,并研究这些细菌是否能使得I型糖尿病小鼠的免疫系统不影响产生胰岛素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