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清华大学蒯锐团队制备“洋葱式”多层脂质体,提高STING激动剂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利用透明质酸和脂质分子层物理交联形成多层脂质体的方法,克服了传统纳米粒在系统给药时难以兼顾稳定性和细胞质递送效率的不足。
2024-11-11
Cell: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抗体平台,用于解决诸如新冠病毒之类的病毒通过快速变异逃避现有疫苗和疗法的能力
AMETA具有模块化结构,还能快速、经济地生产新的纳米抗体构造体,是应对未来流行病的理想选择。
2024-10-26
Nature:胡政/贺雄雷/何真团队揭示早期肿瘤从多克隆至单克隆转变的演化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首次揭示了肿瘤从多克隆向单克隆转变的早期演化新模式,并解析了肿瘤多克隆起源的细胞间通讯与互作机制。这一发现不仅为肿瘤的早期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
2024-11-04
Immunity:张翔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耐药新机制——肿瘤来源的花生四烯酸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促进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这项研究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通过其中携带的花生四烯酸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从而促进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2025-04-03
《癌细胞》:中国科学家首次划分不成熟三级淋巴结构,并揭示其发育偏离的核心,提供了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新策略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色氨酸代谢活跃是TLS发育偏离的关键因素,靶向色氨酸代谢的治疗可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TLS成熟,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并与抗PD-1抗体治疗协同作用。
2025-04-13
中国科学家发现全新维C蛋白质修饰机制,可增强癌细胞的干扰素信号转导,增强抗肿瘤免疫
近日,《细胞》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一种维生素C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机制,vitcylation。
2025-03-29
科学家发现,肿瘤浸润性克隆性造血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增加80%有关
该研究发现,TI-CH不仅是年龄相关CHIP的一种表现形式,还与NSCLC以及其他实体瘤患者预后较差有关。
2025-04-30
Cancer Cell:王存/高强/覃文新团队提出免疫治疗新策略——靶向肿瘤起始细胞免疫特权,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研究团队提出联合靶向PD-1和CD155的治疗策略,不仅能够清除这些肿瘤起始细胞,还能减少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性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2024-11-20
Cancer Cell :颜鹏泽等揭示Midkine是乳腺衰老和肿瘤发生的驱动因素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Midkine在衰老及乳腺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还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可能性。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