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ut:一线治疗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时间异质性

循环肿瘤DNA(ctDNA)测序越来越多地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管理,但治疗过程中 ctDNA 的基因组异质性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欠缺探究。

2021-09-14

研究发现一线治疗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时间异质性

近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在国际消化道权威期刊《肠道》(Gut)在线发表了题为《循环肿瘤DNA基因组在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过程中的时间异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策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优化,然而肿瘤内演变的分子异质性常导致一线和后线治疗的失败。尽管循环肿瘤DNA测序越来

2021-09-10

靶向LGALS1基因抑制脑肿瘤干细胞,有望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研究人员鉴定出编码碳水化合物结合蛋白galectin1的LGALS1基因是脑肿瘤干细胞和胶质母细胞瘤抵抗治疗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LGALS1的基因缺失改变了脑肿瘤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导致一组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间质亚型相关的基因下调。

2021-09-01

Cell:哈佛大学卢坤平团队提出消除肿瘤新方法,这个基因不容忽视

  胰腺癌是著名的「癌症之王」,其发病病程短、恶化速度快、死亡率高,不仅化疗、靶向治疗对它效果不佳,就连近年来最为火热的免疫治疗也对它束手无策。因此,发现一种让胰腺癌对化疗或免疫治疗更敏感的方法可能可以作为胰腺癌治疗的新策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卢坤平教授团队在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Targeting Pin1 renders pa

2021-08-16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突变负荷、PD-L1表达和免疫治疗结果的癌基因特异性差异

具有可靶向癌基因改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常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中获益有限,这归因于低肿瘤突变负荷(TMB)和/或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

2021-08-23

Nat Commun:肿瘤和癌并存病变的基因组特征揭示了胆囊癌独特的进化路径

胆囊癌(GBC)是最常见的胆道肿瘤,由于诊断延迟,生存期很低。

2021-08-12

PNAS:长非编码RNA RMRP对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失活作用

P53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和耐药密切相关。在这里,作者确定了一种长的非编码RNA,即线粒体RNA加工内切核酸酶(RMRP)的RNA成分,它是p53的抑制剂。RMRP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相关。异位RMRP通过促进MDM2诱导的P53泛素化和降解来抑制P53的活性,而RMRP的耗竭则激活P53通路。在体外和体内,RMRP还以p53依赖的方式促进结直肠癌的生长和

2021-07-22

Small: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检测和图谱研究进展

外泌体被称为纳米大小的囊泡(30-200 nm),由许多类型的细胞分泌。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具有作为早期临床诊断和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的巨大潜力。常规检测方法灵敏度低,重现性差。近年来,有数百篇论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发表,以应对这些挑战。近日,复旦大学上海口腔医院的研究者在Sma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ecent Progress in Detection

2021-06-15

热度攀升,肿瘤NGS检测或将进入新的快车道

5月14日,由Illumina(因美纳)举办的首届NGS行业盛会圆满落幕,此次大会汇聚NGS产业、健康领域和资本行业各方领军人士,聚焦肿瘤与微生物感染领域,共同回顾近年来产业发展之路,梳理当下问题,展望未来方向。

2021-05-17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发表了基于DNA六面体纳米结构实现循环肿瘤DNA同时检测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周楠迪教授团队在利用DNA自组装技术构建肿瘤标志物生物传感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An ultrasensitive biosensor for dual-specific DNA based on deposition of polyaniline on a self-assembled multi-functional D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