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西湖大学最新Nature:发现“伟哥”抗肿瘤功效的免疫学机制

这些发现将树突状细胞(DC)的间隙迁移能力与抗肿瘤免疫联系起来,首次揭示了在紊乱的肿瘤微环境(TME)中这种迁移能力受损会促进肿瘤免疫逃逸。

2025-06-27

日本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特定肠菌可激活肠道树突状细胞,远程奔赴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Akk菌虽说也能促进DCs向效应表型分化再去激活T细胞,但它的激活路径非常单一,只能诱导IRF8表达,相比之下YB328的手段就丰富多了。

2025-07-16

基石药业在澳大利递交CS5001(ROR1 ADC)联合标准治疗一线DLBCL临床试验申请

3月6日,基石药业宣布公司管线2.0重磅产品CS5001(ROR1 ADC)联合标准治疗用于一线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Ib期临床试验申请已在澳大利亚成功递交。

2025-03-09

机器学习模型精准预测肿瘤侵袭性

PROTsi 在多个数据集中均表现出了稳定且一致的性能。它能够清晰地区分干细胞和分化细胞,不同类型的肿瘤在干性指数上呈现出不同的中间水平。

2025-07-30

Nature最新研究揭示肿瘤如何跨越器官屏障,“腐化”骨髓免疫细胞的源头

该研究发现,肿瘤的魔爪远远超出了其物理边界,它能“远程遥控”我们身体的免疫细胞“兵工厂”——骨髓(bone marrow),从源头上腐化新生的免疫细胞,将它们预先设定为肿瘤的“帮凶”。

2025-09-18

“点燃”冷肿瘤!半个世纪前的发现,可能改写癌症治疗的格局

在三阴性乳腺癌小鼠模型中,该化合物的单药治疗即表现出显著抗肿瘤活性;与抗CTLA-4抗体联用时还表现出了协同效应——用药第15天时观察到超过90%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且未引起体重下降或脱毛等副作用。

2025-09-02

科研人员绘制图谱解析风险SNP驱动的促肿瘤机制

吕万革教授团队联合张弩教授团队系统性绘制胶质瘤功能性增强子互作图谱,解析风险SNP驱动的促肿瘤机制。本研究提供了胶质瘤增强子连接组资源,阐明了非编码变异如何重塑远程调控并推动肿瘤进展。

2025-10-06

Cell子刊:肠道菌群影响脑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

这项研究强调了靶向调控肠道微生物群以提高癌症免疫疗法效果的潜力,尤其是通过涉及 T 细胞调节的机制。

2025-07-01

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分析英国生物库中412234名参与者的数据,其中11190名服用二甲双胍的参与者,相对其他人出现DNMT3A R882驱动的CH的风险降低了51%。

2025-04-19

《免疫》: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肝癌细胞与巨噬细胞会“狼狈为奸”,围绕N1-乙酰-精胺互帮互助操控免疫抑制!

针对CCL1、SAT1或是负责外排N1-Ac-Spd的SLC3A2,都可以打破以上的免疫抑制链条,显著改善CD8⁺ T细胞主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破解临床实践中的HCC免疫治疗耐药。

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