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MBO Rep:两个生殖基因对果蝇脑瘤的产生至关重要

传统上与精子和卵子的形成有关的基因被称为“癌症-生殖系(cancer-germline)”基因已被确定在某些类型癌症(如黑色素瘤、肺癌等)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2024-05-24

吉林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抑制唾液酸微生物群-肠道-乳腺缓解乳腺炎

肠道微生物群,已被证明是影响生理稳态和疾病结果的最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营养吸收、屏障维持、免疫和代谢调节以及破坏肠道微生态来调节宿主健康。

2023-05-10

Nature:中外科学家携手揭示脊椎动物的生殖突变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和丹麦等国家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来自68种哺乳动物、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的151个母体、父体和后代三人组的基因样本进行测序和比较,估计了整个脊椎动物的生殖系突变率。

2023-03-20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MiRNA-149-3p型肠道微生物区缺陷与增强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IBD)一般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组慢性异质性胃肠道疾病。从临床角度来看,IBD对许多患者来说并不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它是一个经常复发的终生负担。

2022-11-30

微生物-肠道-脑支链氨基酸异常积聚:影响脑损伤发生和治疗的关键靶点

卒中被定义为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局灶性或全局性脑功能障碍迅速发作,持续超过24小时。如今,中风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影响1500万人,大大增加了全球经济和社会负担。

2022-10-18

GUT MICROBES:饮食异黄酮改变肠道微生物区和脂多糖生物合成以减轻炎症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约有280万人患病,比2013年的患病率高出30%。MS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多因素的,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

2022-10-18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短链脂肪酸受体和肠道微生物区作为代谢、免疫和神经疾病的治疗靶点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区系在维持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和功能的变化(生物失调)与各种疾病有关,如肥胖、2型糖尿病(T2 DM)和炎症性肠病。

2022-09-09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5-氨基水杨酸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区和胆汁酸代谢改善小鼠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医疗压力。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典型的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2022-08-12

Gut:一种新型多肽通过抑制食欲和调节肠道微生物区来预防肥胖

D3是一种无毒的生物活性多肽,是一种新的抗饮食诱导肥胖的候选药物。

2022-07-12

Microbiome: 微生物-肠道-脑通过破坏短链脂肪酸参与慢性脑部疾病

BCCAO大鼠表现出肠道动力受损,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肠道微生物区系紊乱,并伴有认知障碍和抑郁样行为。

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