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细菌竟是肠癌“共犯”?跨越癌前病变到晚期,微生物群落上演“变脸秀”!
本研究不仅为肠癌的无创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强大的生物标志物,更从组成和功能层面,以及前所未有的菌株分辨率,刻画了疾病进展中肠道微生物的特征。
2025-06-06
安徽农业大学刘威团队Advanced Science:宿主与共生细菌协同拮抗病原体机制取得突破性发现
本研究首次发现宿主通过分泌多种消化酶,诱导植物乳杆菌大部分个体发生转录重编程,从而整体水平提升乳酸产量,协同发挥拮抗粘质沙雷氏菌的作用。
2025-06-01
Nature Physics:深圳先进院金帆/储军团队揭示细菌信号传递的定量规律,助力人工合成细胞生命设计
该研究展示了一种将信息理论应用于细菌信号系统的新方法,通过定量分析 cAMP 信号通道的传输能力和最优频率,为细菌如何通过二级信使分子实现精细调控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5-04-02
Science:新研究揭示超级细菌MRSA抵抗抗生素的双重防御机制
这项新研究揭示了 MRSA 对抗生素的双重防御机制,这一新见解为治疗这种威胁生命的超级细菌和其他传染病带来了希望。
2024-11-27
Nature头条:华人学者利用类器官技术,让小鼠体内长出人类细胞
在被注射到小鼠羊水中几天后,这些人类类器官细胞开始渗入正在发育的胚胎并增殖,且仅限于这些细胞原本所属的器官:肠道类器官进入了肠道;肝脏类器官进入了肝脏;大脑类器官进入了大脑皮层区域。
2025-06-18
Science子刊:高血糖竟能促进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和传播
抗生素是一种强效、速效的药物,旨在根除细菌感染。然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细菌的不断进化和传播,它们的可靠性已经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
2025-02-28
Cell Stem Cell:郭峰团队开发新型类器官技术平台,解决坏死、缺氧等问题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受血管网络启发的可扩散(vascular network-inspired diffusible,VID)支架,以模拟生理扩散物理特性,用于生成功能性类器官,并表征
2025-03-21
研究开发出通用型高通量单细胞多组学新技术
该团队自主研发了新型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UDA-seq,基于组合标记技术路线优化升级广泛使用的液滴微流控平台,实现了细胞通量和假单细胞率的“解偶联”,突破了通量限制。
2025-01-30
总想吃糖,源于肠道细菌?江南大学最新Nature子刊论文,揭示调控糖偏好的肠-肝-脑信号轴
该研究表明,游离脂肪酸受体 FFAR4 的表达在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小鼠模型中降低,这与他们的高糖摄入有关。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