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Extracell Vesicl: 肠道病毒破坏菌群胞

肠道共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破坏共生菌群与疾病的发展和持久性有关。肠道病毒利用共生菌加强病毒感染的广泛能力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微生物的重要性。

2022-02-09

Nat Commun:利用人类皮层类器官揭示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产生中的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来梳理出可能决定小胶质细胞发挥哪些作用的因素。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2022-03-08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复旦大学张天宇/马竞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先天性耳畸形潜在发病机制

  先天性小耳畸形(Microtia),也被称为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颅面先天缺陷,表现为重度耳廓发育不全、有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中耳畸形,对儿童的身体和心里产生不良影响。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全耳廓再造和听功能重建手术)有不良后果,而且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张天宇、马竞等在 Clin

2022-03-04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特定可切除非细胞肺癌成人患者新辅助治疗

以欧狄沃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现已获FDA批准用于转移性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2022-03-05

科学家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中肿瘤泌体对NK细胞的影响

肿瘤来源的外泌体(TDEs)在癌症生物学的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很多研究结论明显显示,TDES还可以通过负面影响抗肿瘤免疫来促进肿瘤生长。

2022-02-17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揭示蛙皮素受体亚型3经细胞的新命运

近日,国际细胞分子生物学领域知名期刊《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肖华课题组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激动剂诱导的细胞外囊泡有助于将功能性蛙皮素受体亚型3转运到受体细胞》(Agonist-induc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ontribute to th

2022-01-22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揭示调控不同物种周循环免疫细胞异质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邱伟教授团队在国际转化医学杂志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科院一区Top,IF=11.49)发表题为 “Molecular mechanisms governing circulating immune cell heterogeneity across different sp

2022-02-14

Cell Reports:科学家发现胶质细胞在出生后早期可通过GABA感知神经元活动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巨噬细胞,表达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受体。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神经元活动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或释放GABA可激活小胶质细胞中GABAB受体及其通路,可能调节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网络发育中的活动。该研究于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上,题为Microglia sen

2022-02-12

基石药业普拉替尼新药上市申请在中国台湾获受理 用于治疗RET融合阳性非细胞肺癌和RET突变甲状腺癌

2月17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02616.HK)宣布,选择性RET抑制剂普拉替尼用于治疗转染重排(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RET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MTC)以及放射性碘难治(如放射性碘适用)的RET融合阳性的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癌(TC)的新药上市申请已在中国台湾获受理。

2022-02-17

首个临床试验:唾液泌体RNA可作为食管癌检测和预后标志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食道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数第8,年死亡人数第6的恶性肿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国尤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过一半在中国。在我国,绝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而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为了提高患者的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