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有机化合物能合成人造细胞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用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合成了能够自我增殖的人造细胞。这种增殖方式类似大肠杆菌的细胞有望成为探索生物起源的线索。 取得这项成果的是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菅原正等组成的团队。研究人员先利用类似界面活性剂的分子、催化剂以及水制成双层膜。然后把混有从大肠杆菌提取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DNA合成酶的水注入双层膜,让膜包裹着含DNA的水,形成外观像细胞的直径1至10微米的球体。
Genome Biol:揭示特殊的非编码RNA或是联系干细胞和癌症的标志物
2013年8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enome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圣劳伦学院的研究者阐述了其在疾病系统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康宁Falcon(R)推出用于细胞培养的生命科学创新产品
康宁Falcon?多层细胞培养瓶实现细胞培养的效率成倍提高 纽约州康宁2013年7月29日电 /美通社/ -- 康宁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GLW)今天宣布在中国正式推出康宁Falcon?多层细胞培养瓶。Falcon? 多层细胞培养瓶有三层和五层两种规格,有效表面积分别为525 cm 2和875 cm 2,为常规T-175培养瓶的3倍或5倍,使得细胞培养产量更高、更快、更简便。
Retrovirology:大豆提取物能够抑制HIV病毒侵染细胞
2013年7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乔治梅森大学科学家发现大豆中提取的复合物有望能够治疗艾滋病。相关文章发表在近期的Retrovirology杂志上。 该文章的通讯作者乔治梅森大学分子和微生物学系教授Yuntao Wu称,虽然本研究还处在初期阶段,但是我们发现大豆和其他植物中提取的genistein能够有效抑制HIV感染。 Wu教授称,这并不意味着病人应该吃大量的大豆。
Nat Protoc:培养施旺细胞新方法有望开发出治疗神经损伤的细胞疗法
2012年10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培养在神经修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施旺细胞(Schwann cell),这是为治疗遭受严重性神经损伤(包括脊髓损伤)的病人而取得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已知施旺细胞能够促进和增加模式动物中的神经生长,但是培养它们比较困难、耗时和代价高昂,因此它们的临床使用一直受到限制。
NSMB:特殊蛋白复合物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实现特殊基因的激活组蛋白标记
2013年8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10年前我们觉得基因表达看似很简单,无非就是被开启或者被关闭,2006年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调节基因,具有很多和活性基因以及被抑制基因相关的特性标记;而这些所谓的活性基因及被抑制的基因被认为在机体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用于重组抗体生产的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摘要 近年来,用于单抗药物生产的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发展迅速。此领域的技术进展集中在个性化培养基开发,工艺条件优化等方面。本文总结了用于提高重组抗体表达水平的常用方法,以及细胞培养工艺对抗体药物"关键质量属性"(聚体、降解、糖基化修饰、电荷变异等)的诸多影响。此外,细胞培养工艺在产业化过程面临着工艺放大与技术转移,定性研究与工艺验证等实际问题。
PNAS:阻止真菌细胞附着的新化合物
2013年8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针对严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真菌感染,近日,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WPI)和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UMMS)的研究小组已经发现了一种化合物,能阻止真菌细胞附着表面。通常情况下,真菌细胞附着是人类病原体白色念珠菌感染过程中发生的第一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