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构建出全新的纳米载体靶向效率的高精度可视化评估方法

纳米制剂的分布和肿瘤结构密切相关,对肿瘤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确认肿瘤血管网的结构有助于优化给药策略。该研究揭示了肺转移瘤的三维结构变化,弥补了跨尺度肿瘤成像分析方法学上的缺失

2023-08-17

《神经元》:γ分泌抑制剂为何不能解决阿尔茨海默病痛点?斯坦福科学家发现,长期抑制γ分泌会通过降低神经元胆固醇水平损害突触功能

这项研究确认了γ分泌酶在神经元中的特异性作用,并在PSEN1与胆固醇代谢以及ApoE之间建立了机制关联。遗憾的是,研究并未寻找到γ分泌酶作用的具体底物,也并未提供与AD发病机制相关的直接证据。

2023-08-17

武汉大学郭明雄/孙桂鸿团队开发人工载药囊泡纳米平台,突破血脑屏障,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研究团队利用脂质体挤出器获得了一种ANG肽修饰的工程化囊泡——ANG-TRP-PK1@EAVs,ANG肽为脑胶质瘤细胞膜上高表达LRP1蛋白的配体。

2023-08-21

研究人员发布蛋白质-纳米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的结构质谱表征实验手册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子结构表征新方法研究组研究员王方军团队发布了表征蛋白质-纳米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精细结构的赖氨酸反应性分析-质谱(LRP-MS)实验手册。

2023-08-16

研究揭示组蛋白去乙酰化MdHDA6调控苹果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

综上,MdHDA6-MdTCP15模块对苹果低温相关基因的新调节机制:(1)MdTCP15 依靠其DNA结合能力,MdTCP15招募MdHDA6至靶基因 MdABI1,使MdHDA6对MdABI1基因

2023-08-14

NSR:李亚平团队发现理性化设计的mRNA纳米疫苗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该研究建立了基于纳米载体数据库(2010-2021,web of science)的机器学习模型,确定了高效递送mRNA和cGAMP的纳米疫苗的关键参数

2023-08-15

申占龙课题组揭示组蛋白去乙酰化指导的胃癌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精准筛选和协同增效新策略

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胃癌均位居第3位。近年来,基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免疫检查点(PD-1

2023-08-25

Cell Res:孙丽明团队发现功能性淀粉样蛋白纤维解聚抑制程序性细胞坏死

综上所述,该项工作报道了哺乳动物中的第一个蛋白纤维解聚酶amyloidase—HSPA8。HSPA8通过逆转RHIM蛋白纤维化,成为细胞内抑制程序性细胞坏死发生的关键检验点。

2023-08-18

Science子刊:殷宪振/张继稳团队构建全新的纳米载体靶向效率的高精度可视化评估方法

纳米制剂的分布和肿瘤结构密切相关,对肿瘤的早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确认肿瘤血管网的结构有助于优化给药策略。该研究揭示了肺转移瘤的三维结构变化,弥补了跨尺度肿瘤成像分析方法学上的缺失,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荧光

2023-08-14

研究揭示乙酰转移ESCO2通过稳定Cohesin复合物促进NHEJ修复的作用和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ESCO2参与DSB损伤修复过程的分子机制,阐明了DSB断裂位点附近黏连蛋白复合物在NHEJ修复途径中发挥促进作用。

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