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以不同方式来看某种突触

通过利用一个范围广泛的成像技术,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在大鼠脑中的某种“典型”突触的三维模型--它在原子层面详细展示了30万个蛋白质。该新模型阐明了神经元的内部运作,证明在一个叫做突触囊泡再循环的过程中在它们之间的这一间隙(电脉冲是跨越该间隙发送的)中发生了什么。

2014-06-02

PLoS ONE:昼夜节律破坏可能会导致炎性疾病

当与高脂肪、高糖饮食相结合后,昼夜节律的破坏可能会导致炎性肠道疾病等对人体有害的疾病,根据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证实。这项研究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2014-05-25

研究发现Caspase-3在突触消除中的作用

3月13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罗振革研究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Cell》在线发表了关于突触形成精细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论文题目“Caspase-3 Cleavage of Dishevelled Induces Elimination of Postsynaptic Structures”。

2014-03-18

Dev Cell :细胞凋亡蛋白酶在突触消除中的作用

3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罗振革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 Cell 在线发表了关于突触形成精细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

2014-03-19

PNAS:调节生物钟节律的关键分子

(图片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Zheng Chen等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论文称,发现了调节生物钟节律的关键分子。改发现对生物钟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2012-11-18

Cell:美科学家揭示昼夜节律调控新机制

近日,《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综合神经科学中心主任、神经科学教授Amita Sehgal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在果蝇中发现了一条联系生物钟神经元(clock neuron)与休息活动节律控制细胞的分子信号。并且此论文被选为2月17号新一期Cell杂志的封面文章。 生物节律是以生命活动24小时为周期的内在周期性节律。

2012-11-18

Science:生物节律研究不可不知的小分子--KL001

7月12日,Science在线报道了一种新颖,有效的研究生物节律的小分子物质KL001. 生物钟失调一直伴随着许多生理障碍,包括代谢性疾病。虽然调节生物钟功能的小分子可能提供对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但已被发现的化合物只有少数选择性靶向调节关键生物钟蛋白质。

2012-11-18

Nature:突触“内噬作用”的快速机制

膜从表面的迅速内化是“内噬作用”的第一步。

2013-12-12

PNAS: 新药能够保护AD病人受损突触

2013年6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美国Sanford-Burnham医药研究院科学家首次试验了一种药物,该药物能够使AD病人脑中突触功能得以恢复。该药物称之为NitroMemantine,与两个FDA认证的药物一起能够阻止AD病人脑中的一连串病理变化,包括神经元连接破坏,记忆损失和认知功能下降等。 突触是神经元相互连接的结构,AD病人中突触会随着病程越来越少。

2013-06-18

Nature:磷脂酰肌醇在突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发育过程中,调控突触的数量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组之前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一些神经因子能促进兴奋性突触形成。其中凝血酶敏感素能够诱导形成突触结构,但是所形成的突触不具备传导兴奋的功能。 在本文中,研究者证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磷脂酰肌醇4(Gpc4)和磷脂酰肌醇6(Gpc6)能够诱导形成有功能的突触。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