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TM: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能挽救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死亡的新策略!

该研究证实了,阻断坏死性凋亡过程,不仅可以挽救神经元的死亡,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小鼠的认知功能。

2024-11-12

Cell子刊:抗体纳米凝胶偶联物,诱导癌细胞铁死亡

为了使IKE具有PD-L1靶向性,研究团队使用了抗体纳米凝胶偶联物(ANC)平台,将PD-L1抗体偶联到纳米凝胶(Nanogel)上,纳米凝胶封装了未修饰的IKE。

2024-12-06

细胞的隐形斗篷——核糖体?Cell:癌细胞竟可利用核糖体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

Faller及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方法,癌细胞可以通过影响它们的核糖体来摆出一副“面无表情”的脸。少了灵活的核糖体,意味着它们的表情更少,更难被免疫系统察觉。

2024-10-29

Int J Mol Sci:仙人掌果细胞外囊泡(OFI-EVs)通过调节细胞反应加速伤口愈合

仙人掌果中分离的细胞外囊泡(OFI-EVs)通过调节细胞反应,在体外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等作用,无明显毒性,有望成为治疗慢性皮肤伤口及氧化应激疾病、促进皮肤再生的天然药物递送系统。

2024-12-25

Science子刊:我国学者首次建立大熊猫iPSC细胞系,将大熊猫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通过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团队对大熊猫iPSC的转录组、表观遗传进行了全面解析,结果显示大熊猫iPS在具有植入后始发态干细胞的普遍基本特征外,还具有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特异基因表达模式。

2024-09-26

Nature:毛囊干细胞的“兼职工作”——死亡细胞的吞噬与清除

本研究利用毛发生长周期中组织“再生-退化”的周期性模型,发现毛囊干细胞通过感知邻近凋亡细胞释放的脂质和健康细胞释放的维甲酸,激活 RARγ–RXRα 信号,从而精确调控吞噬相关基因的表达。

2024-09-11

Cell:通过开发出仅针对外周神经系统的化学遗传学系统,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新型基因疗法有望成为可能

这种称为mHCAD的化学遗传系统旨在干扰疼痛受体,使感觉神经元更难将疼痛信息传递到脊髓和大脑。

2024-12-26

新冠后遗症突破性发现:荣周易/麦鸿成等揭示刺突蛋白或是新冠感染后神经损伤的主因

这项关于颅骨-脑膜-脑轴与刺突蛋白滞留的研究,为破解新冠后遗症的神经损伤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

2024-12-04

Nat Aging:清除表达p21的衰老细胞促进皮肤伤口愈合

本研究描述了如何区分加速伤口愈合的衰老细胞和阻碍伤口愈合的衰老细胞。他们的报告显示了详细的证据,表明并非所有衰老细胞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2024-12-17

2025细胞外囊泡大会论坛二:孙凌云/李振韬/张雪/徐俊/李志/陈熹/李星/卢坤邀您共议—干细胞外泌体与大健康

4月17-18日,孙凌云/李振韬/张雪/徐俊/李志/陈熹/李星/卢坤邀您共议—干细胞外泌体与大健康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