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辐射诱导的肠道菌群和代谢失调介导放射性直肠病的发病机制

结果表明,辐射诱导的肠道菌群和代谢失调与RP的发病机制有关,靶向“肠道-免疫”轴的途径可显著改善辐射后组织损伤。该研究为临床减轻辐射诱导的损伤提供了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2024-08-18

Cell:揭示紫外线辐射损伤导致核糖体停滞,从而引发皮肤细胞较早死亡

研究结果表明ZAK能感知细胞损伤的程度,并根据细胞接受紫外线辐射的程度做出反应,从而让人们对紫外线导致的细胞死亡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并找到了控制ZAK活性的新方法。

2024-07-16

Cell Stem Cell:侯宇/王军平/窦颖团队揭示造血干细胞抵抗辐射的关键机制

实验结果确定了Nynrin是HSC中线粒体功能的关键调控因子,突出了在癌症治疗期间保留干细胞活力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4-07-04

施一公团队开发具有3D电极的芯片实验室,证实生活中常见电磁辐射影响细胞生长

总的来说,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3D叉指电极的生物相容性试验台,用于研究低频电磁刺激对细胞系的影响,并制作出了原型机。

2023-11-24

Theranostics:NRF2通过与TOPBP1合作激活ATR-CHK1信号通路来促进辐射抵抗

肺癌已成为最致命的恶性肿瘤,每天死亡人数超过350人。临床研究表明,约70%的患者需要放疗(RT),约77%的肺癌患者接受了放疗。尽管放疗的疗效显著提高,但放射耐药是复发的关键驱动因素。

2024-01-24

单细胞纳米药物及亚细胞结构的无标记原位同步辐射成像方法学研究获进展

探究纳米药物的细胞内行为以及受纳米材料-生物相互作用影响的亚细胞结构的形态变化,是研究纳米药物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2023-11-15

快速精准检测人体辐射剂量,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微液滴微流控生物芯片

Cas13a-微液滴芯片平台的定量分析显示,尽管患者中NCOA4-m6A的初始水平不同,但每位患者自身NCOA4-m6A水平都随着累积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2023-10-20

Aging Cell:我国学者揭示烟酰胺可防治辐射诱导的造血系统早衰

这项研究首次表明,烟酰胺核苷(NR)显示出作为辐射暴露人群和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的急性辐射暴露后延迟效应(DEARE)的治疗剂的潜力。

2023-09-1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的研究者们指出M6A修饰的LINC00839具有抗肿瘤进展和抗辐射作用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最具侵袭性和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尽管采取了综合治疗,包括最大限度的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GBM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

2023-07-28

Nature:揭示紫外线辐射在一种罕见的皮肤白血病产生中起作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癌前细胞从骨髓迁移到皮肤中经历阳光照射的地方可能触发它们出现基因变化,这是癌症的前兆。尽管这项研究着重关注

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