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包括密闭空间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燃料电池、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土壤、水体污染生物修复等。

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和空间生命保障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在空间基地(空间站、月球/火星基地)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生物方法水处理原理与技术、环境生物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密闭空间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燃料电池、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土壤、水体污染生物修复等。

2016-07-26

包括密闭空间人工生态系统、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活性炭水处理原理与方法、人工湿地水处理原理与技术、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含油污泥及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等。

主要研究工作在空间基地(空间站、月球基地)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生物方法水处理原理与技术、环境生物修复领域。包括密闭空间人工生态系统、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活性炭水处理原理与方法、人工湿地水处理原理与技术、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含油污泥及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等。

2016-07-26

刘建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期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与装备的腐蚀科学与表面防护工程新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复合材料与表面功能化技术、电磁信息材料制备科学、石油管道腐蚀与微生物防护新技术、超级电池电容材料新技术

长期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与装备的腐蚀科学与表面防护工程新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复合材料与表面功能化技术、电磁信息材料制备科学、石油管道腐蚀与微生物防护新技术、超级电池电容材料新技术、电化学及其测试技术、智能敏感材料与特种功能涂层技术、材料数据库与材料性能评价专家系统等研究。

2016-07-26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动力锂电池隔膜

在中科院“百人计划”、科技部“863”储能电池重大专项、山东省杰青基金和青岛市重点实验室等攻关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生能源与储能系统团队历经3年多的科研攻关,在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动力锂电池隔膜,并达到中试生产规模。

2012-11-19

韩将于明年启动氢燃料电池船舶研发项目

据韩国《釜山日报》9月24日报道,政府研发课题之一的“平昌2018号”氢燃料电池船舶研发项目将于明年启动,若攻关成功,韩将成为继德国后全球第二个自主成功研制出无害亲环境氢燃料电池船舶的国家。 报称,项目将由韩国亲环境燃料电池船舶研究会、韩国船级社、亲环境联队3家机构共同推进。其中,牵头单位的亲环境燃料电池船舶研究会聚集了韩国70余家研究机构、大学研究室的80余名专家博士。

2012-09-27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可将污水处理厂变电厂

近日,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可直接使污水处理厂的废水产生电力。从而为未来开启了一扇大门,污水处理厂不仅可以电力自给自足处理污水,还可将多余的电力出售。 该大学开发的新技术,是在细菌氧化有机物的过程中,使燃料电池从阳极到阴极产生电子并创建电流。新技术让单位体积污水产出的电力比其他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方式要多10至50倍之多,更是其余方式的100倍。

2012-08-20

PNAS:听觉系统的“蓄电池

果蝇的听觉系统与人类很相似,Iowa大学的生物学家Daniel Eberl及其同事利用果蝇的“情歌”进行研究,发现听觉系统拥有与汽车蓄电池类似的机制。这项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对于可兴奋细胞的活性(听觉细胞等)来说,离子内稳态特别重要,而这依赖于一种相当于Na+/K+泵的蛋白——Na+/K+ ATPase。

2013-01-09

胡小龙:从超续航电池、POCT到移动医疗的创新思考

有道是:金色胶体定乾坤,定量检测续魄魂,抹杀背景除偏差,江湖行走变金刚。

2014-07-27

PNAS: 微生物电池从废水中获取能量

废水可能看上去不像可充电电池的能量来源,但是Yi Cui及其同事制造出了一种混合电池,在这种电池中,微生物把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成电力。这种电通过一个外部电路可供使用,然后回到了这个电池内部的一个固态电极。当这个电极失效之后,可以把它取出并通过接触氧而恢复。重新装上这个电极就能恢复供能。

2013-09-17

生物燃料电池即将研发出来

  摘要: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高效的新生物燃料电池原型,能够通过酶蛋白从糖中获取能量,理论上效率接近100%。未来或将取代传统锂电池为手机等设备供能量。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