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态时钟纳废旧电池供电

一节用剩下的废旧电池也许无法支撑收音机的正常收听,或者不能再让一只电子玩具狗恢复活力蹦蹦跳跳,但这是否意味着废旧电池就全无用处应该扔进垃圾箱呢?并非如此,废旧电池内实际上都存有余电,而把这些电池的余电汇集起来,照样能够发挥大作用。 这款新推出的生态时钟向人们展示的除了时间恒久不变的力量,还有珍惜能源与聚少成多的深刻含义。

2015-02-16

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态安全产生重大威胁

9月26日,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办,中国农学会、湖南省农业厅和岳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外来入侵生物水花生(空心莲子草)现场灭除活动在湖南岳阳举行,旨在通过对水花生进行集中灭除,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意识。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高尚宾指出,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总体呈现出“分布广、种类多、危害大”的特点。

2015-02-16

加强"绿色"合作:中德生态园将于年内奠基

“会呼吸”的房子、“零排放”建筑、风能驱动的海水淡化系统……这些都将出现在年底奠基、位于中国青岛的中德生态园中。 作为中德两国合作建设的第一个生态智能工业园,中德生态园16日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首次信息发布会,吸引100余家德国企业与会。

2015-02-16

《自然》:中国研究发现转基因作物有益农业生态系统

中国陕西省大荔县一片农田栽种的转基因棉花。这种棉花能够产生一种对害虫具有致命性,同时对人类无害的毒素。 英国《卫报》报道,中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转基因农作物能够防治害虫,减少杀虫剂使用量,增加捕食性益虫数量,同时让周围的非转基因农田受益,进而让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此项研究为期20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进行,所涉及的农田面积达到150万平方公里。

2015-02-15

天津工业生物所研发一种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生态制剂是采用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工艺制成含有活菌的活菌剂或者包含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制剂,具有抗病、治病、促生长等功能,而且无残留污染、无副作用和不产生抗药性等特点。

2015-02-15

中央财政投7亿元支持林业生态示范等项目建设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韩洁、高立)记者8日从财政部获悉,中央财政日前拨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70087万元用于林业项目建设。 据介绍,这笔资金包括林业生态示范项目资金19806万元,涉及北京、河北、内蒙古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林草植被等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015-02-16

“干旱区棉花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关键技术及其环境健康”通过验收

9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担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干旱区棉花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关键技术及其环境健康”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新疆棉区的棉花面积约占全球的5%,有害生物害虫造成每年棉花减产20~30%。新疆棉花生产中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连作导致土地退化、农药和化肥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农田生物多样性丧失、转基因棉花安全问题等。

2015-02-15

青海省生态林浆果资源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

近年来,青海省科技厅通过重大科技专项“沙棘、白刺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集成及产业化”项目以及其它科研项目对青海省特色浆果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进行持续支持,青海省生态林浆果资源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