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H3K9ac在癌症细胞中因休克而降低的机制

生物体可能会受到不同形式的压力,包括突然的温度升高。热休克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和病理应激,它触发了一种古老的信号通路,诱导细胞中热休克或热应激蛋白(HSPs)的瞬时表达。

2023-10-26

中大团队研发多功能水凝胶辅助消融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任杰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刘杰教授团队,在生物医学工程著名期刊

2023-10-10

研究人员发表关于植物响应胁迫的分子机制的综述文章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组和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组联合,在《分子植物》(

2023-09-28

Next Energy发表融合地上生物质能与海底热液反应场的CO2水还原新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Next Energy上发表了题为“Carbohydrates generated via hot water as catal

2023-08-21

JEM:溶瘤病毒递送TGF-β抑制剂,让冷肿瘤转,改善免疫治疗效果

据悉,研究团队已将这一改造的痘苗病毒授权给了Kalivir Immunotherapeutics公司,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将其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辅助疗法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帮助那些对这些免疫疗法没有反应

2023-08-18

山东大学研究者指出热休克蛋白1可能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策略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新发女性癌症病例的24%以上,约占癌症相关死亡人数的15%。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状况

2023-07-27

《分子精神病学》:近期大的tau,会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靶点吗?

随着各种新标志物的出现,新时代的AD临床研究设计重点开始指向精确选择受试人群和寻找疾病改善指标。 显然,以tau蛋白为治疗靶点,需要找到神经变性主要由tau病理驱动的患者,试验的纳入标准应当纳入

2023-07-10

ACS子刊:科学家首次发现,高温烹饪造成的食物DNA损伤,会被食用者吸收,可能存在遗传风险

这项研究提出,高温烹饪造成的食物的DNA损伤可能也是潜在的疾病风险因素,对食用者的基因组DNA具有直接影响,不需要与DNA发生反应,这种机制和此前发现的杂环胺等小分子物质的影响是独立的。

2023-07-10

哈佛团队发现,氯胺酮治疗难治性重度抑郁症响应率达55.4%,不劣于电休克疗法

对于难治性重度抑郁症(通常定义为对两种及以上的抗抑郁药物响应不佳),电休克疗法(ECT)是最有效、最快速的疗法之一,但是由于可用性有限、社会污名化和对认知障碍不良事件的担忧,ECT未能得到充分推广和使

2023-06-21

科研人员鉴定和克隆番茄稳定抗根结线虫基因Mi-9

根结线虫病是番茄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杀线虫剂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基于成本和环保的角度考虑,利用寄主的抗性是最有效和可持续性的防控措施。

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