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Comput Biol:人体生物钟在较高温下通过扭曲基因活动来保持24小时的节律

研究结果表明,波形扭曲是生物钟如何在温度变化时仍能保持准确和同步的关键部分。

2025-07-31

JACC:飞机噪音“扭曲”心脏!首个成像结果显示,飞机噪音暴露水平越高,心脏结构和功能越差

本研究首次基于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的结果,探讨飞机噪音暴露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025-02-21

Nature子刊: 细胞外波形蛋白模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抗血管生成免疫治疗的靶点

肿瘤微环境(TME)具有高度的免疫抑制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异常的肿瘤血管介导的。由于持续暴露于肿瘤衍生的生长因子,肿瘤内皮细胞(ECs)对炎性细胞因子变得无能,导致血管非黏附,从而逃避免疫。

2022-05-30

PNAS:揭示波形蛋白促进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内皮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细胞外的波形蛋白(vimentin)是促进SARS-CoV-2进入人体细胞的一种附着因子。作为一种结构蛋白,波形蛋白广泛表达于间质来源的细胞,如内皮细胞,是一种潜在的抗SARS-CoV-2的新靶点,有望用于阻断SARS-CoV-2感染。

2022-01-31

抗体阻止病毒感染新策略---让病毒扭曲变形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中和方式并不是抗体让病毒失效的唯一方式。他们发现抗体还能让病毒变形,从而阻止它们正确地附着到细胞上并进入其中。

2021-12-07

FEBS Lett:蛋白ABCB1扭曲和挤压使癌症产生耐药性

2020年12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1986年,日本细胞生物化学者Kazumitsu Ueda发现,一种名为ABCB1的蛋白可以将多种化疗药物从一些癌细胞中转运出来,使得它们对治疗产生抵抗性。在过去的35年里,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一直是个谜。如今,Ueda及其团队在FEBS Letter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ABCB1/MDR1/P‐gp

2020-12-31

Nature:简单的DNA扭曲决定了胎盘的命运

2020年7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7月15日,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哺乳动物胎盘的发育依赖于一种不同寻常的扭曲,这种扭曲将DNA的经典双螺旋结构分离为单链形式。耶鲁大学的研究小组还发现了一种分子调控因子,它作用在这条单链上,可以加速或停止胎盘的发育,这一发现不仅对妊娠疾病有意义,而且对理解肿瘤细胞是如何增殖也有意义。"胎

2020-07-18

DNA扭曲增加CRISPR-Cas9脱靶编辑风险

2019年3月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阿斯利康公司的研究人员指出当使用CRISPR-Cas9时,在基因表达和其他细胞过程中经常发生的DNA扭曲可能导致基因组脱靶变化。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为在临床应用上提高基因编辑准确性铺平道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3月的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期刊上,论

2019-03-09

鉴定出蛋白GapR识别过度扭曲的DNA结构

2018年9月24日/生物谷BIOON/---DNA是一种冗长的分子,比它所在的细胞长大约1000倍,因此不能随意地将它塞到细胞中去。相反,它必须整齐地加以组装,这样参与关键过程的蛋白就能够访问DNA中的碱基包含的信息。可以将双螺旋DNA想象成一对缠绕在一起的鞋带,一次又一次自我缠绕着,从而让它变得更加紧凑。然而,当涉及细胞分裂时,这种超螺旋性质使得参与DNA复制的蛋白难以接近两条DNA链,将它们

2018-09-24

互联网进入扭曲的医疗业有多难

当互联网杀入传统行业的领地时,业务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大部分时候是相同质量比价格,或相同价格比质量。在互联网低边际成本的技术优势下,这样的战术非常有效。

201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