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诺德IL-6抑制剂ziltivekimab:在动脉粥样硬化高危CKD患者中显著降低多种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
ziltivekimab有潜力成为第一个能够降低伴有ASCVD和炎症的CKD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疗法。
抗体药产业化基地“赛孚士”正式开业,助力国际先进水平药物研发与生产
4月24日,江苏赛孚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孚士”)全新打造的抗体药物CDMO生产基地在泰州正式开业。这家位于泰州中国医药城的基地严格按照中国NMPA、美国FDA和欧盟EMA的GMP标准建立,实现了研究、设计、开发、分析及小试、中试、商业化生产等服务一体化,为国际先进水平的药物研发和生产又掷一子。
港中大研究指幼儿病毒载量高 易成“隐形传播者”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6日公布一项调查发现,幼儿容易成为新冠病毒“隐形传播者”,不少幼儿没有症状,但病毒载量和带活性病毒的比例都偏高,极具传染性。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将香港、内地、意大利、西班牙及美国多个地区的儿童确诊比例进行比较,发现香港的百分比偏高。中大医学院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秀娟指出,研究数据显示,香港3岁或以下确诊
挪威研究表明:阿斯利康疫苗会引起极高水平的抗体导致血栓严重副作用
当地时间4月10日,挪威广播电视公司(NRK)报道称,挪威的研究指出,阿斯利康疫苗与血栓之间存在关联,但研究人员仍然不知道疫苗中的哪些物质会触发这种副作用。该研究人员研究了5名32至54岁的挪威患者,他们在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的10天里都出现异常的血栓现象,同时血小板数值偏低,并有3名患者死亡。该研究已经于9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
Mol Sys Biol:科学家成功调节肝脏中有害脂肪物质的水平 有望实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2021年4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有高达三分之一的挪威人都携带有脂肪肝突变,而这种突变并不是由酗酒所引起,这种疾病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同时其也是西方国家人群中最常见的肝脏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特征就是肝脏中脂肪的堆积;在某些人群中,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会导
研究构建出长牡蛎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变异图谱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张国范研究组完成的论文Construction of a chromosome-level genome and variation map for the Pacific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长牡蛎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变异图谱构建》),在线发表在Molecular Ec
研究从染色质三维结构水平揭示籼粳稻耐热性差异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从染色质三维结构上揭示了籼稻和粳稻的高温抗性差异机制,为研究表观遗传调控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及提高抗逆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MC Biology》(BMC生物学)上。据专家介绍,染色质三维结构与基因组功能高度相关。目前少数真核生物中仅报道了环境
研究人员从单细胞水平揭示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动态图谱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生物学特征,既可以维持其自身在造血组织中的恒定数量,又能向红系、粒系、巨核系和淋巴系等多种血细胞分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临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然而,造血干细胞来源不足,限制其广泛应用。因此,如何模拟体内造血干细胞扩增并实现临床转化应用备受关注。斑马鱼造血干/祖细胞(Hema
Cell: 研究揭示SARS-CoV-2英国突变株B.1.1.7在美国境内的起源与传播规律
自COVID-19疫情发生至今,已经有多种新型的变异毒株被发现,它们表现出比原始毒株更强的传播力度。其中,一种名为 “501 Y. V1; B.1.1.7” 的毒株携带N501Y突变,该毒株最早于2020年秋季在英国境内出现,之后传播至多个欧洲国家。无独有偶,南非以及巴西境内也鉴定出带有N501Y突变的变异毒株,分别为 “501Y.V2; B.1.351”
Mol Cell:剪接因子SF3A3调控致癌基因的翻译水平与癌细胞干性的保持
mRNA剪接是癌症发生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事件,然而,肿瘤细胞对剪接体成分的选择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瑞典路德大学的Cristian Bellodi教授等人揭示了核心剪接因子SF3A3对于mRNA可变剪接的重要性。在MYC过度激活时,SF3A3水平通过eIF3D调节得到提升。该机制进一步确保了线粒体相关调节子的mRNA的正确剪接。改变的SF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