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 Commun:姬建新等利用氧气氧化炔烃合成酰胺化合物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成果“Direct use of dioxygen as an oxygen source: catalytic oxidative synthesis of amides 。”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杂志Chemical Communications(IF 5.787 2010)上。
Stroke:可植入共振器监测肿瘤深处氧气含量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trok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Norris Cotton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电子顺磁共振(EPR)血氧测定的新技术,该技术可帮助临床医生直接测定癌症及中风患者在高氧水平下的氧气含量,为规范疾病疗法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科学家发现不同浓度H2O2激活的损伤与保护通路的博弈决定了其在心肌缺血/复灌过程中的双重作用
6月19日,自然出版集团子刊Cell Death and Diseas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杨黄恬研究组题为Concentration-dependent wrestling between detrimental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f H2O2
Nature:研究揭示地球氧气存在时间提早数亿年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报告说,约30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就已经大量存在,这比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的时间提早了数亿年。 一般认为,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来源于光合作用。目前约占大气21%的氧气并不是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累积的,地球诞生后最初20亿年间氧气几乎不存在。地球大气第一次氧含量剧增可能发生在距今约24.8亿至23.2亿年前的“大氧化”,通常认为是蓝藻光合作用造成的。
Nature:氧气或已存在24.8亿年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称,来自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带状含铁岩层的铁矿石核心样本将大气中氧气首次出现的时间追溯到了24.8亿年前。 带领这个研究小组的马克·巴利教授说,他们的发现基于岩石样本的可靠性。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地理学家称,大氧化事件发生在24.8亿年前至23.2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
Pulse O2智能腕带 可监测血氧浓度
Withings已经更新了其Pulse智能腕带产品线,并且带来了能够监测血氧浓度的功能。新版智能腕带的名称为Pulse O2,售价120美元,但是旧款Withigns Pulse设备也可以通过固件更新获得该功能。
GRL:英研究证实土卫四上存在氧气
日前,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参与的美国航天局“卡西尼”探测器项目发现,在土星的卫星土卫四上存在氧气,这一发现支持了有关一些有冰覆盖的星球可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形成氧气的理论。相关论文发表在学术刊物《地球物理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据介绍,“卡西尼”探测器曾在2012年4月飞越土卫四上空,它携带的等离子体分光仪探测到土卫四上有氧离子存在的迹象。
中国“碳卫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反演算法取得进展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
PNAS:研究建立心房肌细胞钙浓度数学模型
我们的心跳实际上是由上百万个肌肉细胞协调行动的结果。大多数时候,只有大的心室的肌肉细胞收缩和放松。但是当心脏需要加强工作时,它还要依靠小心房深处的心房肌细胞。 这些高性能的心房细胞的健康依赖于特定的细胞内钙浓度。如今,诺丁汉大学的科学家们第一次建立了一个关于心房肌细胞钙浓度的数学模型,以提高我们治疗心脏病和中风的机会。
Nature:浮游植物细胞大小反映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
“钙板金藻”(又名球石藻,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广泛分布)在藻类中是独特的,因为它们将碳既用于钙化、又用于光合作用。在这项研究中,Clara Bolton和Heather Stoll采用一个细胞碳流量模型发现,当二氧化碳浓度低时,这些生物将会把碳优先分配给光合作用而不是钙化,特别是在较大的细胞中。这一点反映在小球石和大球石的同位素特征之间的一个差别上,该差别在二氧化碳浓度高时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