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一种抗Dox心脏毒性的候选植物化学物质
研究表明,阿霉素(Dox)致心脏毒性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调节细胞死亡形式。此外,临床干预效果不理想。铁依赖、脂质代谢异常和过量活性氧生成是铁死亡的三个特征,是潜在的治疗干预靶点。
版纳植物园在构建木材树种DNA条形码数据库方面获进展
木材树种是一类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重要资源植物,对于维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木材非法活动经常出现在盗砍盗伐、非法加工和出口、虚假申报以规避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或避税等过程中,因此开发准确、快速的木材树种鉴定工具,对于遏制盗砍盗伐和相关非法贸易、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而构建木材
Nat Cancer:科学家发现一种参与早期黑色素瘤转移的新机制
2021年1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s)会影响肿瘤微环境并促进癌细胞的远端转移;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ancer上题为“Melanoma-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duce lymph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throu
“无害的痣”怎么就变成致命的黑色素瘤了?
每个人的皮肤上或多或少都有痣(俗称痦子),它们是人类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大多数痣的形成是由于皮肤中被称为黑色素细胞的单个细胞在一种名为BRAF的基因中获得了特定的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导致细胞迅速分裂形成痣。在一段时间后,大多数痣停止生长,并且在人的余生中保持无害。而另一种看似差不多的黑色素瘤则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也可见于黏
BMC Plant Biology:杜鹃花属植物自然杂交区遗传结构研究获进展
自然杂交(natural hybridization)是指自然条件下遗传上存在明显区别的两个物种之间成功交配的现象。自然杂交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据统计被子植物中约有25%的物种发生过杂交或基因渐渗。杂交物种形成与适应性进化机制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探究自然杂交区内种群遗传结构与生殖隔离机制,有助于阐释杂交物种形成过程及其适应性进化机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现植物抗病新机制
近期,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裴炎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了题为“Arabidopsis P4 ATPase-mediated cell detoxification confers resistance to Fusarium graminearum and Vertic
PNAS:植物年龄进程不可逆性的研究获进展
与动物类似,植物的一生中历经了多个发育时期的转变。已有研究表明,这一年龄进程是由进化上保守的miRNA——miR156所调控。与昆虫中的保幼激素相似,幼苗中miR156的含量很高,维持植物处于幼年期;随着植物年龄的增长,miR156的含量逐渐下降,促发植物从幼年期过渡到成年期和生殖生长期。过量表达miR156使植物处于幼态化状态,而降低miR15
黑色素瘤免疫治疗!默沙东Keytruda(可瑞达)治疗各个阶段黑色素瘤均显示强劲疗效!
Keytruda治疗晚期黑色素瘤7年生存率37.8%,辅助治疗II期黑色素瘤将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39%!
黑色素瘤mRNA治疗性疫苗!美国FDA授予BioNTech公司编码4抗原免疫疗法BNT111快速通道资格!
BNT111是一款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利用mRNA编码4种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可触发强大而精准的免疫应答。
研究揭示南岭山地特殊土壤生境植物基因组分化机制
南岭山地是我国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中心之一。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等特殊土壤生境丰富多样,较强的土壤、地质异质性孕育了南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关于该地区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报春苣苔属(Primulina)是典型的特殊土壤生境植物类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喀斯特和丹霞地貌,南岭是其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是研究该地区植物多样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