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发表封面文章。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来自超嗜热菌的呼吸链复合物III天然状态和结合抑制剂后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鉴定出一系列能显着增强蛋白稳定性的新型
茅台酒糟高温厌氧消化研究中获进展
我国白酒企业发展迅速,酿酒后会积累大量酒糟。有研究表明,每生产1吨白酒,就会产生10吨酒糟,大量酒糟堆积会占用土地资源,产生恶臭及渗滤液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茅台酒糟具有pH低、湿度大、有机酸含量高、且含有一定量的稻壳等特点,正好适宜用作厌氧消化产生物气。厌氧消化不仅能够产生清洁能源生物天然气,而且还能使得酒糟减量化,环境无害化。厌氧消化后产生的高稻壳沼渣也可进一步进行水热碳化处理生
哪些身体器官在高温下最危险?
2019年8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2019年6月,欧洲大部分地区遭遇了早期热浪,法国的气温达到了创纪录的46摄氏度(115华氏度)。热浪的特点是在几天几夜持续高温。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重要的影响--我们感到过热和疲劳。当热浪来袭时,许多政府会启动一项"热行动计划",建议受影响的人多喝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凉爽。如果不这样做,就有中暑的风险,而中暑有可能危及生命。但是,人体究竟是如
美国政府批准极端耐药结核病新疗法!
2019年8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一种治疗极端形式的多重耐药结核病(TB)的药物疗法。接受这种治疗的广泛耐药结核病(XDR)感染者中,近90%在6个月的临床试验中痊愈。目前用于治疗XDR结核病的药物方案的成功率约为34%。其中一种名为pretomanid的药物是近50年来全球批准的第三种新型结核病药物。图片来源: Subhash Sharma Z
高温和污染竟可以通过蚊子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
2019年6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2017年,全球共有43.5万人死于疟疾。其中绝大多数死亡病例(403,000人)发生在非洲大陆。大多数疟疾病例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的Shüné Oliver和她在南非国立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的同事追踪南非的疟疾病例和蚊子行为。图片来源:http://c
中国科学家研究揭示哺乳动物高温保护机制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杨仕隆团队联合浙江大学教授杨帆团队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郑劼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揭示了TRPV1通道的热失活分子机制及其在哺乳动物进化中的重要生物学意义,表明TRPV1热失活对高等哺乳动物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高温保护机制。TRPV1是哺乳动物重要的温度感知元件,可以被40℃以上的高温激活,但TRPV1高温激活后会迅速发生高温介
研究揭示与工业酵母高温发酵性能相关的遗传变异
酿酒酵母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生物,不仅被广泛用于传统食品发酵工业,也是合成生物学和现代发酵工业最常用的底盘细胞之一,用于生物燃料、大宗化学品、天然化合物、医药原料等多元化产品的研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社会经济效益。酿酒酵母细胞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温度的变化将导致细胞生长和繁殖速度的改变以及细胞酶活性的变化,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高温发酵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耗,缩短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
富马酸合成高温真菌细胞工厂构建方面取得新进展
富马酸作为重要的有机酸,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以及食品生产之中。构建以可再生碳水化合物为原料、发酵生产有机酸细胞工厂是生物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内容,高温发酵体系在发酵工业中具有显着节省冷却用能、减少染菌等优势,研发大宗化学品高温发酵菌种对发酵工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田朝光带领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团队,以可在45-50度发酵的高温真菌嗜热毁丝霉为研究对象,
研究揭示高温抑制植物免疫但促进开花的传代记忆表观遗传机制
2月18日,Cell Research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题目为An H3K27me3 demethylase-HSFA2 regulatory loop orchestrates transgenerational thermomemory in Arabi
ISME:大肠杆菌耐受极端温度的机制帮助揭示其耐药性的成因
2018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很长时间以前,甚至在细菌与抗生素的抗争之前,它们已经需要面临极端温度的挑战。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小组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确实可以使大肠杆菌在抵抗某些抗生素药物方面产生优势。“我们这篇论文的主旨是“温度即药物”,这是因为我们发现对细菌造成的压力与药物造成的压力在本质上具有共同的地方。“,对此,作者提出了进一步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