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阐明秀丽隐杆线虫产生稳健而灵活运动的神经环路机制和算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温泉教授研究组在eLife上在线发表题为Flexible motor sequence generation during stereotyped escape respons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实验和理论分析,揭示出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在逃逸行为
Nat Metabol:新型算法或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管理1型糖尿病患者
2020年6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监测手段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其或能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的血糖水平。图片来源:Wikipedia研究者Nichole Tyler博士表示,我们的系统设计非常独特,
PLoS ONE: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成功追踪COVID-19的基因组特性
2020年5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安大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出了29种不同COVID-19 DNA序列的潜在基因组特性。这种新型的数据发现工具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快速且容易地在几分钟内对诸如SARS-CoV-2等致死性病毒进行分类。图片来源:PLOS ON
科学家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来帮助改善多种疾病的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来帮助改善多种人类疾病的研究?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Cell综述深度解读!机器学习如何带来生物医学研究的变革!doi:10.1016/j.cell.2020.03.022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How Machine Learning Wi
机器学习如何带来生物医学研究的变革!
2020年4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How Machine Learning Will Transform Biomedicine”的综述文章中,来自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论述了机器学习技术在改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文章中,研究人员概述了机器学习如何改变生物医学三大领域的,即临床诊断、精准疗
bioRxiv:利用机器学习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和抗体
2020年4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病毒是一种狡猾的小病原体,在我们的免疫系统知道如何摧毁它们之前,就能对人体造成严重破坏。有了机器学习工具,我们就可以通过加速抗体的形成来战胜它们。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实验室里,Amir Barati Farimani开发了能够基于数据推断、学习和预测机械系统的算法。他研究了一系列的课题,从流体力学和传
Nature:科学家成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2020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有望利用机器学习手段来检测人类患者机体中的早期肺癌,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并检测了这种机器学习系统,以及其寻找血液样本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的能力。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肺癌是一种最常见的
随着病毒的传播,中国经验值得学习
2020年3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在华中地区迅速蔓延,中国的威权政府采取了一项非常有力的措施:下令在疫情最严重的省份对6000万人实施前所未有的封锁。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停运,全国范围内娱乐场所的关闭,以及沉重的恐惧笼罩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街道。如今,这种病毒已经蔓延到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世界卫生组织(Worl
基因组机器学习分析表明武汉2019-nCoV与蝙蝠β冠状病毒之间存在关联
截至2020年2月3日,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传播到27个国家,死亡362人,确诊病例超过17000起。科学家们正在将2019-nCoV与臭名昭着的SARS冠状病毒爆发进行比较。在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期间,SARS在全球导致8098例确诊病例,死亡率为9.6%,死亡774人。仅中国大陆就有349人死亡,5327例确诊病例。尽
德国开发出能自动识别转移癌细胞的深度学习算法
亥姆霍茨慕尼黑中心2019年12月12日消息:该研究中心与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大合作开发了一款不仅能自动识别扩散的癌细胞,而且还能找到分散在小鼠全身单个癌细胞的算法。癌症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但90%以上的癌症病人不是死于癌细胞扩散而非原发性肿瘤。由于生物发光法、MRI成像法等目前的技术分辨率有限,无法在病人全身检测到转移的癌细胞,致使各种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