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蛋白LAG-3有望预测哪些癌症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血液中免疫细胞表面上标志物的特定模式或者说“标签(signature)”可能是免疫检查点免疫疗法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在这种免疫标签中,LAG-3分子提供了识别预后较差患者的关键信息。

2021-09-06

Science:先前接触过普通感冒冠状病毒可增强人体对SARS-CoV-2的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在以前接触过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人身上发现的某些免疫细胞在自然感染期间和接种疫苗后都能增强人体对SARS-CoV-2的免疫反应。他们还报告说,这种“交叉免疫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2021-09-05

STTT: BCL9调节CD8+T细胞改善肿瘤PD-1反应

2021年8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到目前为止,PD-1阻断的总体有效率仍然不令人满意,部分原因是对肿瘤免疫微环境(时间)的了解有限。

2021-08-28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B细胞在社会心理应激下是异常的并调节脑膜髓细胞的激活

抑郁症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但其潜在的发病机制知之甚少,并且目前的治疗干预措施效果有限。

2021-08-27

Science:揭示肠道微生物组中的肠球菌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反应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肠道微生物组中肠球菌属的成员能够改善小鼠肿瘤模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2021-08-30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儿少期孤独症和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视听时间整合能力研究方面获进展

  时间接近性是跨通道感觉信息整合的关键线索。为了将视觉和听觉信号整合为统一客体,一对视听信息呈现时间的差异必须小于某一阈值,这一阈值范围被定义为视听时间整合窗。视听时间整合窗的大小,反映个体觉察视听信息时间错位的敏感度,与更高级的认知和社会功能显着相关。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作为密切相关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均表现出时间整合窗异常增大,即患者

2021-08-23

人类调控相关非编码变异整合解析方面取得进展

  人类基因组中97%的区域虽不编码蛋白,但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已知超过90%与疾病和性状关联的变异均位于非编码区。然而,相关变异的生物学功能与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近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CBI)、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1-08-02

Science Immunology:综合纵向免疫表型、转录和库分析描绘了COVID-19患者的免疫反应

β冠状病毒SARS-CoV-2是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的病原体,其特征是流感样疾病,最终可发展为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死亡。

2021-08-27

研究揭示大脑如何对具有美感的自然景观产生反应

   众所周知,看到美丽的风景会让我们大脑的奖励系统参与其中,体验这种美好。然而,大脑是如何将视觉信号转化为审美信号的呢?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秀丽山河或白云朵朵看上去是美的呢?近日,发表在《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马克斯普朗克经验美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研究了我们的大脑如何从看到风景到感受美好的过程。在

2021-08-17

JCI:恩替诺特可显著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膀胱癌的抗肿瘤反应

2021年8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种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疗法中加入实验性药物恩替诺特(entinostat),可以大大促进癌症缓解。这种方法显示出如此的前景,以至于它已经在一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对晚期膀胱癌患者进行测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16日在线发表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