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刘如谦创立的表观遗传编辑公司发布临床前数据,只需一针,持久降低“坏胆固醇”,预防心脏病风险

这项研究揭示了表观遗传编辑技术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等慢性疾病中,通过持久、可逆地抑制 PCSK9 表达水平,表观遗传编辑技术有望成为一种“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

2025-02-12

即便短暂接触广泛使用的杀虫剂草甘膦也会对大脑造成持久的损伤

这项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暂接触草甘膦也会对大脑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增加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如阿尔茨海默病。

2024-12-25

Cell子刊封面论文:冯玉鹏等揭示肠道群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这项研究首次通过前瞻性人群干预临床试验,证明了肠道微生物群通过代谢产物(例如次级胆汁酸)直接调控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抗体生成强度与持久性),揭示了“菌群-代谢-免疫”轴在疫苗反应中的因果机制。

2025-04-22

Nature子刊:短暂定植的肠道细菌可能会影响健康并指导饮食选择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中的两类微生物相互制约,而且短暂定植菌虽然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会受到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大量繁殖。

2024-09-29

葛均波院士团队发现:间歇性禁食通过肠道群保护心血管

间歇性禁食可能通过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物 IPA 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从而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潜在饮食疗法。

2025-03-22

Int J Antimicrob Agents:黄连素在复发性艰难梭感染治疗中成效显著,通过调节肠道群、减轻炎症等机制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黄连素可减轻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小鼠症状、提高生存率,其通过修复肠上皮屏障、减轻炎症、调节肠道菌群及增加乙酸浓度发挥作用,有望成为治疗该病的潜在药物。

2025-03-04

Cell :蔬果营养背后的隐形功臣——肠道群如何“解锁”植物小分子的抗炎功能

新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尤其是拟杆菌属(Bacteroides),如何通过特异性酶系统代谢饮食中的植物苯酚糖苷,释放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苷元,强调了微生物群在植物药理活性发挥中的关键作用。

2025-03-24

Cell子刊:肠道群及其代谢物与多发性硬化症疾病进展相关

该研究利用一个独特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队列,确定了影响多发性硬化症进展的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物通路。

2025-04-09

《自然-通讯》发文报道用于水中抗生素耐药高效杀灭的新型功能材料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材料原子级应变诱导的氧气光活化机制,且开发了一种可在低溶解氧的地下水中杀灭耐药菌的高效消毒技术,为相似环境中耐药菌的灭活提供了科学参考。

2025-02-01

JACS:新研究揭示来自摩氏摩根的磷脂分子与抑郁症相关联

这项研究表明,一种称为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 DEA)的环境污染物有时会在摩氏摩根菌在宿主肠道中制造的一种磷脂分子中取代糖醇基团。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