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三种机体衰老的标志:端粒、线粒体和炎症或能相互协作来预防癌症发生

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当端粒变得非常短时,其就会与细胞中的线粒体相互交流,从而就会诱发一系列复杂的信号通路并开启炎性反应,进而破坏原本可能发生癌变的细胞。

2023-02-15

JCI:新研究鉴定出一种用于开发高血压药物的潜在靶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可在体内引起高血压的遗传缺陷,可作为一种用于开发抗高血压药物的潜在靶标。

2023-02-22

专家提醒:镇咳炎,规范治疗有备无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发布,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展望等多方面给出了指导和建议。

2023-02-24

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转移/传递治疗潜能背后的机制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能量代谢和细胞活动所必需的,通过氧化磷酸化(OXPHOS)和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为细胞的生理功能提供所需的能量。此外,适当的线粒体功能是控制细胞应激、细胞内稳态和自噬所必需的。

2023-02-01

一个大豆疫霉菌基因的克隆与抗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Soybean ZINC FINGER PROTEIN03 targets two

2023-02-20

重塑抗氧化和炎损伤微环境促进脊髓再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戴建武、陈艳艳再生医学团队设计了一种与“花粉”IRF-5SiRNA结合“纳米花”Mn3O4的集成纳米酶,为在脊髓损伤后抗氧化和抗炎的组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2023-02-17

《自然·癌症》:发现CTLA-4抗体全新机制!揭秘单抗“第三只手”的抗肿瘤秘诀

该项研究通过大量的单细胞测序和小鼠实验揭示了FcγR结合是抗CTLA-4抗体的抗肿瘤新机制,并且展现了开发具有更强FcγR结合能力的抗CTLA-4抗体的巨大前景。

2023-01-20

高小玲/陈红专团队开发“纳米刹车”,阻断线粒体功能障碍级联反应,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和认知

研究团队创新性设计了一种以Ca2+的天然拮抗剂——镁离子(Mg2+)为纳米核心的核酸药物载体,阻断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关键上游信号通路,有效保护线粒体。

2023-02-15

小麦野生近缘物种簇毛麦基因组组装及白粉病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细胞遗传研究所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小麦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Molecular Plan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chromosome-scale genome

2023-02-24

Redox Biology: α7nAChR介导线粒体氧化应激来拮抗Aβ诱导的心房重构

阿尔茨海默病(AD)和房颤(AF)都是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经常共存。

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