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科学家首次发现致病菌隐蔽的感染途径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个体患肺部囊肿性纤维化的致病菌隐藏的感染路径。这种名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菌对人类无害,但是对于囊性纤维化患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却有致命威胁。
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成未来趋势
噬菌体可以以细菌为靶点,杀灭细菌 (Credit: © alexfiodorov / Fotolia) “病毒可以以细菌为靶标来破坏细菌使其死亡,这种治疗方法将有可能成为我们日后治疗细菌感染的新方法,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将会快速发展,以应对目前产生的细菌多重耐药性,”研究者David Harper近日在都柏林举办的普通微生物协会春季会议上这样说。
The Lancet:改善治疗方法 预防感染性失明
一项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表明,潜在致盲性眼感染的普及疗法每六个月治疗一次与每一年治疗一次是一样的效果。这项关于沙眼的随机研究可用相同量药物治疗二倍数量的患者,沙眼是世界是感染性失明的主要病因。 "观点就是我们能用更少的做更多事,"弗兰西斯普罗克特眼科学研究基金会眼科学助理教授Bruce Gaynor医学博士说, "我们正努力尽我们所能获得更多的药物,因为集体治疗的成本与反应。
:致病菌在感染宿主期间基因组演化情况
1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报告,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法,他们追踪了一种细菌病原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爆发的演化情况。新研究为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流行病设置的应用方面树立了一个榜样,也为研究致病菌在感染宿主期间其基因组的演化提供了新观点。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肺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的爆发会导致肺炎。
感染一种细菌会加剧动脉硬化 健康人也会携带该病菌
日本东北大学等研究机构日前发表一份公报称,其研究小组发现,感染一种被称为“同性恋螺杆菌”的致病菌,会使脂肪更容易在血管细胞内蓄积,加速动脉硬化。
J Virol:我国首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DNA克隆
11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课题组的研究论文从丙型肝炎病毒临床分离株直接建立高效的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感染模型的新型策略》。
Virology:肺炎链球菌或可保护机体免于流感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疾病
如果你患上因感染流感病毒引发的二次呼吸道感染疾病,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近日,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威斯达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如果想逆转这种感染,那么肺炎链球菌或许会帮大忙,该细菌可以保护机体免于流感病毒的感染,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Virology上。
PLoS One:研究揭示流行性致病菌的感染机制
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首次发现致病菌可以破坏机体粘膜上的保护性分子,比如粘蛋白类等,然后感染机体的部分组织。研究者的这项最新研究刊登在了杂志PLoS One上,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流行性菌株肺炎链球菌可以引起结膜炎,并且分泌毒素酶类来破坏粘膜蛋白以及粘膜从而引起眼镜的感染和发炎。
mBio:日常肥皂中的三氯生或可促进细菌增殖引发感染性疾病
刊登在国际杂志mBio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家用肥皂、洗发水及牙膏中的抗微生物剂或可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引起部分人群发生感染。
PLoS ONE:新研究表明肠道有益菌有望抵抗致病菌感染
尽管很多细菌作为侵袭性病原体存在,导致诸如结核病、霍乱、瘟疫和中毒性休克综合症之类的一系列疾病产生,但是其他细菌没有发挥如此不好的作用,其中一些细菌对人类健康甚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