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揭示鱼类中温度与性别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12月29日,据《每日科学》报道,一项由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海洋科学研究所领导、基因组调控中心(CRG)研究人员共同合作的研究,发现了鱼类中温度和性腺性别之间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在雌鱼中,高温会增加性腺芳香酶启动子的DNA甲基化。 环境温度对性别决定有影响。有些物种,如大西洋银边鱼,其性别决定主要取决于温度。

2011-12-31

全球大调查凸显科学界性别鸿沟

全球大调查凸显科学界性别鸿沟

2013-12-16

Diabetes:软脂酸/油酸比例与女性糖尿病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相对于富含软脂酸(PA)的食物,富含油酸(OA)的食物与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但具体机制不明。为此,美国佛蒙特大学研究者Kien CL在年轻人中开展了一项饮食中脂质组学与胰岛素敏感性关系的研究(A Lipidomics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

2012-12-26

基因技术改变蚊子性别构成

会叮人的雌蚊子是疟疾传播的最大“帮凶”。英国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10日报告说,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转基因技术,可大幅改变蚊子后代的性别构成,让雄性占绝大多数,最终致使蚊群在数代后无法繁衍,从而阻断疟疾的传播途径。

2014-06-12

常染色体基因Six1/Six4调节了雄性性别决定以及小鼠性腺的发育

Y染色体基因Sry的表达决定了胚胎中早期性腺向睾丸发育,从而进一步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及其生殖细胞的类型。但是对Sry基因的表达调控,我们还知之甚少。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Six基因家族中的Six1和Six4在性别决定以及性腺发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敲除Six1和Six4的XY型小鼠胚胎会从雄性向雌性转变,并且Sry基因不能激活,在单独敲除Six1或Six4的小鼠中则不会出现这种表型。

2013-08-30

影响性别分化的新型遗传物质—miRNAs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果蝇进行研究发现,一系列短的RNA分子,即miRNAs或许在区分果蝇的雌雄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14-08-20

基因技术改变蚊子性别构成

会叮人的雌蚊子是疟疾传播的最大“帮凶”。英国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10日报告说,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转基因技术,可大幅改变蚊子后代的性别构成,让雄性占绝大多数,最终致使蚊群在数代后无法繁衍,从而阻断疟疾的传播途径。

2014-06-17

JAMA:研究发现医师研究人员的工资存在性别差异

芝加哥-据6月13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对职业生涯中期的医师研究人员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他们中存在着工资的性别差异,这些差异即使是在对专科、机构特征、学术生产力、学术排名、工作小时数及其它因素进行调整之后也存在。

2012-11-18

Nat Commun:遗传学: 通过性别比例失衡控制疟蚊种群数量

利用一个基因改造方法使疟蚊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能迅速降低它们的繁殖能力和抑制其生长。发表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项研究表明,雄性后代出生数量的人为增加也许能为控制疟疾传播提供一个有效手段。

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