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例猪心脏的人类活体移植成功,患者状况良好,去年首例移植患者存活2个月
这项研究详细分析了导致世界首例猪心脏异种移植人类患者死亡的病因,从中吸取到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将更好地为未来的异种器官移植提供信息和依据。
MTNA:微泡基因疗法或有望保护机体抵御心脏疾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将编码改变基因序列的蛋白质和DNA的质粒(小型环状DNA分子)与在超声心动图造影中常用的微泡进行混合。
Nature子刊:沈博团队揭示骨髓移植后神经促进造血干细胞和血管再生的机制
外周神经和LepR+细胞通过相互作用促进骨髓移植后造血和血管系统的再生,其中LepR+细胞通过合成NGF促进骨髓神经的维持及其清髓后的生长
导致喝酒脸红的基因突变,还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吴庆明团队找到潜在治疗药物
研究团队评估了8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已知能够减少炎症、降低活性氧(ROS)和增加一氧化氮(NO),其中7种已获FDA批准,还有1种是ALDH2激活剂Alda-1。
STM+STTT:同济大学陈昶团队在肺移植与气管移植领域取得新突破
研究团队从组织发育和器官移植需求出发,采用“体外塑形”+“体内塑性”的思路,将受体作为组织发育生物反应器,采用预血管化后带蒂原位移植方案,完成长段缺损气管的重建。
《自然》:异种器官移植最新重大进展!迄今跨物种移植器官存活最久案例诞生,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猴存活超两年
另一方面,由于排斥机制的差异,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方案也需要优化。研究者提出,靶向CD40-CD40L途径的药物已经成为异种移植研究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这些药物还未能获得FDA批准。
Nutrients:每天吃一份鱼,心脏病风险或降低28%
鱼类消费,特别是富含脂肪的鱼类摄入,有利于心血管健康,每天吃一小份鱼,可将致命和非致命CVD的风险降低约10%,每天吃一整份鱼可以将CVD风险降低高达28%。
Circulation:揭示RBFox1促进人类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成熟机制,有望为心脏病和心脏损伤带来新疗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重要的可促进人类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成熟的内部控制机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心肌细胞如何从未成熟的胎儿阶段发育为成熟的成体形态。这
Circulation Res:科学家识别出神经调节蛋白-1在机体心脏发育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来自西班牙国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神经调节蛋白-1(Nrg1,neuregulin-1)在心脏从脆弱的原始结构转变为强大的泵送器官的复杂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Nat Cardiovasc Res:一种此前功能未知的蛋白质或在人类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生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遗传修饰小鼠进行实验后发现了参与法洛四联症发生的分子开关,并确定了如何调节这些开关来减缓损伤心脏的畸形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