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研制六腿蟑螂机器人 时速9.72千米/图
这种微型机器人的六条腿能够以每秒15次的速度运动,使它达到2.7米每秒的速度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机器人专家已经研发出一种微型的六腿机器人,这种名为Velociroach的机器人速度超过一只真正的蟑螂,能够达到每秒2.7米的速度(每小时9.72千米)。真正的蟑螂爬行速度通常高达每秒钟1.5米。 这个长度为10厘米的机器人主要是由硬纸板制造而成的,这就使它的重量很轻,大约只有30克。
新西兰研发成功世界首个弯曲菌“DNA指纹图”
据新西兰皇家环境科学研究所网站12月11日消息,该所科学家科尼利厄斯(Angela Comelius)率领的食品安全团队,采用分子技术研发出世界首个食源性细菌—弯曲菌的“DNA指纹图”,采用该技术能在数小时内查出致病源,而在过去通常需要3-5天。 弯曲菌病是新西兰最常见的食源性细菌疾病,其特征是腹泻、腹痛、发烧和呕吐等。
科学家首次绘出精子3D轨迹图:以螺旋方式前进
电子显微镜观测到,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相遇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近日首次成功绘制出精子的3D轨迹图,轨迹显示精子像拔塞钻一样螺旋前进,还像是一个个超级活跃的游泳高手。据研究人员介绍,此项研究采用的是一种传感器芯片成像技术,而不是像以往那种采用智能电话和数码相机成像的传统方法。新技术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男性生殖能力以及其他微生物的行为规律。
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全基因组图绘制完成
记者从9月7日召开的“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全基因组图绘制完成”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持,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北京大学、美国农部南方平原研究中心、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了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的全基因组草图,研究成果以“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的基因组草图”为题目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
英著名风险分析公司发布气候变化影响分布图
Maplecroft的一份新报告指出,包括海地,孟加拉,塞拉利昂,津巴布韦及马达加斯加在内的亚非国家的一些大城市(译者注:“大城市”指人口逾百万的城市。)都面临着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环境影响带来的巨大挑战。 “气候变化危险区地图”评估了193个国家境内易受如旱灾、飓风、滑坡及海平面上升等极端气候相关事件影响的地区。
我国医生成功将克隆猪肝脏移植猴子体内[组图]
中国医生成功地将一头克隆猪的肝脏移植到一只藏猕猴身上,这只猴子因此被载入史册。中国西安西京医院宣布,这家医院把猪的肝脏成功植入一只猴子体内。医生在5月28日实施了这个移植手术。这只猕猴现在的情况十分稳定。专家认为手术获得成功。
盘点地球5次物种大灭绝:终结恐龙时代/图
一、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缩写为K-T灭绝): 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海洋中的菊石类生物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