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Science: 植物适应空间飞行微重力环境研究方面获进展

该研究组前期利用“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发现空间飞行微重力影响植物DNA甲基化水平,并在后续揭示了空间飞行微重力对拟南芥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传代效应。 

2022-05-20

MC:郑州大学团队发现胃癌免疫治疗新靶点,首次揭示其在塑造胃癌免疫环境中的作用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3位[1]。FDA批准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胃癌,但是其客观响应率仅有22%左右[2],因此我们需要对胃癌抵抗免疫治疗的机制做更深入的研

2022-05-06

Cell:利用一种新发现的大脑回路,哺乳动物关注新环境中的最显著特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当探索一个新环境时,小鼠利用大脑中一种独特的长距离连接,促使它们注意环境中最显著的特征。

2022-05-23

Plant Physiology:产油海洋拟球藻中发现一种碳汇的新分子

该课题组以海洋微拟球藻为对象,揭示了PDAT在调控脂质代谢、汇集细胞内碳流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发现在胁迫条件下细胞合成一种用于替代TAG的新的碳储存分子——低不饱和酰基磷脂酰乙醇胺。

2022-05-19

Science:构建渐进式基因组编辑的人类黑色素瘤模型,揭示突变对肿瘤和环境的影响

癌症的发生是由于多个基因的突变使原本正常的细胞发生癌变,而且这些突变通常是长期积累的,在患者的肿瘤中产生了表型的多样性。特定癌症类型的特定基因改变与预后、对治疗(尤其是靶向治疗)的反应或抗性、以及肿瘤

2022-04-30

清医疗完成数千万元C轮融资,加速提升中国高端眼科影像设备全球市占率

疫情岁月,共克时艰,微清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C轮融资,以推进其超广角激光彩照、共焦造影及系列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加速布局眼科高端影像全系列产品,推进其产品全球化销售。

2022-05-24

Cancer Cell:解析肿瘤环境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教授、任仙文副研究员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外科彭吉润教授合作,在国际期刊

2022-04-04

渔用化学品对水产品药残机制和环境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在渔用化学品对水产品药物残留机制和环境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2-05-05

Nature:科学家揭示影响人肠道微生物群的环境因素!

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功能的改变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胃肠道和代谢疾病以及精神障碍。肠道细菌和微生物途径对宿主代谢和免疫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群可以改变的事实,提高了人们对开发微生物组靶向疗法的兴趣。

2022-04-19

Cell子刊:北京大学张泽民团队等解析肿瘤环境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

肿瘤微环境(TME)特征与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有着内在的联系,且TME的特征会显着影响癌症的进展和转移情况。系统解析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细胞的表型是理解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提高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然而随着近些年单细胞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癌症类型之间的TME有着巨大的差异,如耗竭T细胞在肝癌和肠癌患者中的比例要显着高于其在肺癌中的比例。此外,部分器官也拥有较为

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