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液态金属冻结爆破现象及其增强肿瘤杀伤与MRI-CT双模态成像机制

 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维持离不开力学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力学调控与适应必不可少。肿瘤治疗中,除采用小分子、纳米药物调控病灶部位的生物力之外,在实现肿瘤组织物理性机械杀伤方面,临床上也会借助光声冲击波、高强度聚焦超声,以及磁场等干预方式实施治疗。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发现,液态金属微颗粒在低温冻结作用

2020-10-11

藻脂质代谢研究获进展

三酰基甘油酯(triacylglycerol,TAG)是光合单细胞生物——微藻的主要储存能量物质,是制备微藻生物柴油的原料,在人类健康及动物饲料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微藻三酰基甘油酯的合成机理,对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油脂产量具有指导意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研发中心研究人员,纯化微藻脂质代谢相关的膜蛋白、三酰基甘油生物合成的

2020-10-01

德尼培携静脉注射治疗和介入导管手术的最新导管解决方案亮相2020Medtec中国展

2020年9 月 14 -16 日,在上海举办的 2020 Medtec 中国展(第十六届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上,德尼培展出了用于静脉注射 (IV) 治疗和介入导管手术的最新导管解决方案。

2020-09-22

雅培新一代标测导管在中国上市 开启心脏精准标测新时代

2020年9月12日,在第十八届心房颤动线上国际论坛(CAFS 2020 Online)期间,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雅培正式发布电生理领域又一前沿新科技——新一代一次性使用网状磁电定位标测导管(以下简称Advisor HD Grid标测导管)。雅培心脏电生理及心衰业务中国区总经理陈澜女士,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姚焰教授等众多电生理领域的专

2020-09-14

科研人员开发出形状记忆多通道神经修复导管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中心研究员赵晓丽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教授范存义团队合作,研发出基于形状记忆纳米纤维膜构建的快速自成型多通道神经导管,促进神经突触的延伸生长及周围神经长段缺损的修复。相关研究成果以Bioinspired Multichannel Nerve Guidance Conduit Base

2020-09-06

新研究有助判断不同材料针的经皮给药性能

  微针经皮给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给药技术,具有无痛等优点。不同材料的微针在皮下溶解并给药的性能哪家强?中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国际聚合材料和聚合生物材料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微针经皮给药是通过微小的针头穿过皮肤释放药物,由于微针的长度一般在10微米至1毫米之间,不会刺激到神经,与传统注射相比具有无痛的优点。与口服药物相

2020-08-29

研究人员提出基于纳操控的临床癌细胞转移检测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和香港城市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人员合作,在微纳生物交叉领域取得突破,提出的基于光诱导电液动力学微纳操控的癌细胞免标记快速分离方法,成功应用于游离胃癌细胞临床样本检测。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胃癌是全球第三大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例新增病例和近80万

2020-08-29

雅培一次性使用网状磁电定位标测导管在中国获批上市 创造房颤治疗精准标测新维度

8月21日,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雅培宣布,其电生理领域代表全球前沿科技的新一代一次性使用网状磁电定位标测导管(以下简称:Advisor HD Grid标测导管)在中国获批,将基质标测和激动标测的精准性提升到新的高度。Advisor HD Grid标测导管的获批标志着中国在治疗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领域,术者和患者又多了一个更加精准的选择。雅培一次性使用网状磁电

2020-08-24

中国研究人员完成淡水超真核藻全基因组测序

超微型浮游藻类(粒径≤3μm)简称“超微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在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微食物环中有重要作用。它们具有更高的CO2固定效率,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量可高达90%,且其潜在的混合营养代谢功能对浮游细菌的种群具有调控作用。Mychonastes homosphaera是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巢湖、鄱阳湖)常见的优势超微真核藻,其对富营养

2020-08-12

上海医药获亦诺医药新一代溶瘤病毒疗法大中华区独家权益

  8月6日,亦诺微医药与上海医药共同宣布签署授权许可协议,上海医药获得前者溶瘤病毒MVR-T3011(T3011,瘤内注射)在大中华地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独家临床开发和商业化权益。亦诺微医药保留MVR-T3011在大中华地区以外区域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根据协议,上海医药拟出资不超过11.5亿元,其中研发里程碑款为8.5

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