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北京大学姜辉团队首次报道聚乳酸/纳米塑料侵入精子,诱导生殖毒性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聚乳酸微/纳米塑料(PLA-MP/NP)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且毒性机制可能与传统石油基微塑料一致,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2025-01-31

哈佛/MIT团队首次发现,p53常见错义突变会上调Cxcl1,打造免疫抑制环境

研究首次证实p53的常见错义突变p53R172H可在NF-κB的帮助下,通过调节Cxcl1等趋化因子表达,参与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也使现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难以见效。

2025-07-02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排放的纤维状和碎片状微塑料会富集抗生素耐药基因,促进其增殖与传播,加剧受纳水体环境风险,明确了污水处理厂通过微塑料塑造水生耐药组的作用。

2025-07-10

华科团队提出用肿瘤来源微粒搭载琥珀酸,让肿瘤环境内巨噬细胞“改邪归正”的高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唐科、黄波等国内研究者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发表的最新论文[1],就提出了以代谢重编程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极化,使它们从促癌转换回抑癌角色的方案:用肿

2025-04-12

Cell子刊:上海大学肖俊杰团队开发新型水凝胶系统,封装miRNA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创注射治疗心脏病

这项研究不仅为将靶向性工程化细胞外囊泡以微创形式递送到心脏 IRI 组织提供了见解,而且为 IRI 修复中的细胞纳米力学和力学转导提供了深入理解。

2025-03-06

Anal Chem:开发出一种创新的堆叠阵列芯片,能成功模拟人体内的复杂炎症环境

本研究成功在堆叠阵列芯片上构建iDILI模型,可有效区分致特发性与固有性肝损伤的药物。以尼美舒利为例探究机制,发现其通过激活TNF通路、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等引发肝损伤,且炎症与药物处理存在动态平衡。

2025-01-30

Nature Methods:肿瘤环境精准解析的新途径:CyLinter在多重成像中的应用

CyLinter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高度多重组织成像数据的分析精度,为揭示复杂组织结构中的生物学机制,特别是在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方法学创新。

2024-11-04

Mater Today Bio研究发现针贴片能调节氧化应激和自噬,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制备出装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和靶向EGR1的小干扰RNA的微针贴片,该贴片可调节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自噬,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脏功能。

2025-02-27

Biofabrication:流控生物打印技术成功“打印”出能响应药物的功能性肾类器官,为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本研究利用微流控生物打印技术,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后肾间充质和输尿管芽祖细胞制成核心-壳结构丝状体,培养出功能性肾类器官,能响应肾毒性药物,为肾病治疗奠定基础。

202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