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Rep:新型生物标志物或能帮助预测人群患类风湿关节的易感性

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来自脸颊拭子的细胞或能揭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标志物,这或许有望帮助开发一种新方法在疾病发生之前帮助进行诊断并开始患者的治疗。

2021-12-22

运动还能抗!内源大麻素介导肠道产生抗物质 减少炎症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道出了运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近几年的研究证实,这主要是因为运动会让身体产生类似大麻的物质,称为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EC),科学家已知有两种主要类型,即Anandamide和2-AG(2-花生四烯酰基甘油),它们结合特定受体并引发细胞信号。EC系统由 EC及其受体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2021-12-01

类风湿关节(RA)新药!艾伯维口服JAK1抑制剂Rinvoq(乌帕替尼)美国标签更新:增加新的安全信息!!

与TNF阻断剂相比,JAK抑制剂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恶性肿瘤、死亡、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

2021-12-13

肿瘤坏死因子导致线粒体DNA释放和cGAS/STING依赖的干扰素反应支持关节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几种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和牛皮癣)的关键驱动力,在这些疾病中,受影响的组织显示出干扰素刺激的基因信号。

2021-11-24

重要研究成果解读科学家们在肠病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炎性肠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未定型的炎性肠病。目前全球有超过1000万的人罹患炎性肠病,而我国的发病率为1.77/10万~3.14/10万。目前炎性肠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科学家们认为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环境因素的刺激和肠道微生物共同参与下出现的异常免疫反应,最终表现为以肠道炎症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炎性

2021-11-27

Nature:新发现的皮肤细胞可能导致炎症皮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指出,一种新型皮肤细胞的意外发现解释了皮肤在生命早期暴露于炎症触因(inflammatory trigger)如何使一个人日后患上炎症性皮肤病。对这种新细胞类型的了解可能会使人们对如何逆转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并阐明炎症性疾病的一般性质。

2021-11-07

Nat Immunol:揭示类风湿关节的致病根源!给T细胞提供天门冬氨酸有望从根源上治疗这种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将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出现的T细胞功能障碍与一种代谢缺陷联系起来。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

2021-11-30

Neurology:摄入诸如水果蔬菜等抗饮食或能明显降低个体患痴呆症的风险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抗炎性饮食(包括更多的水果、蔬菜、豆类、茶或咖啡)的人群或在其后期患痴呆症的风险会降低。

2021-11-18

罕见血管新药!首创口服选择补体C5a受体抑制剂Tavneos在欧盟即将获批:ANCA相关血管!

Tavneos通过精确地阻断C5a受体,阻止破坏性炎症细胞对C5a激活做出反应。

2021-11-14

Sci Immunol:科学家识别出对肠病发生和预防非常关键的分子通路

2021年11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炎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是一种起源不明的慢性炎性疾病,由于遗传因素常常会促进炎性肠病的风险,仅一小部分人群会携带诱发该疾病的遗传风险,这就表明,其它环境因素或在炎性肠病发生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Immunology上题为“Deficienc

2021-11-11